差别感觉阈限
.重点字:差别感觉性,差别感觉阈限,刺激,最小强度差,微课程
:心理学
:认知目标:评论;情感目标:内化
:本课程是对于感觉的学习资源,主要讲解了一定刺激对个
差别感觉阈限
.重点字:差别感觉性,差别感觉阈限,刺激,最小强度差,微课程
:心理学
:认知目标:评论;情感目标:内化
:本课程是对于感觉的学习资源,主要讲解了一定刺激对个体产生的差别感觉。经过薪资构造调整的故事引出并介绍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心理学含义;着重说了然刺激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惹起人的感觉发生变化;并提出在生活中应用这一心理学观点的指导建议。
:
情景
知识点
讲解词
字幕
画面要求
一家刚上市的企业,为鼓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给每位职工涨了
200元薪资,但就
1.
案例
因为涨薪资这件事,一位高层骨干竟生气的提出要离职。
2.
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我们能够使专心理学中的差别感觉阈限来解释。
在平时生活中,当我们接受两个同类的刺激物时,
它们之间的差别必须达到一定程
差别感觉阈限
3
心理名片:差别感
度,才能惹起差别感觉。刚才能惹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阈限。
受性和差别感觉
人们对于这一最小差别量的察觉能力,叫差别感觉性。差别感觉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
阈限
值上成反比率关系,即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觉性越大。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他的研究是从“肌肉感
觉”开始的,在研究中,他想认识肌肉的感觉机能对于轻重不同的重物能分辨到什么程
度。
韦伯用不同重量的物体对被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被试手上的物体重100
克,那么起码增加或减少2克,他才会觉出有差别;如果手中的物体重200克,那么必
须增加或减少4克,被试才会觉出有差别。
韦伯认为,个体对刺激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
差别感觉性和差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4
别感觉阈限的关
如果以
I代表原刺激量,以
I代表惹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那么在一定范围内,
系:韦伯定律
I与
I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
K表示,它被称为韦伯分数。这个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K=
I/I
这个公式也叫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表示,当I的大小不同时,I的大小也不同,但二者的比值是个常数。K
值越小,感觉越敏锐;K值越大,感觉就越不敏感。
以后的研究表示,韦伯定律仅合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对于过弱或过强的刺激,韦
伯分数都会发生变化。当原重量在100克至400克的范围内,,而低于
100克或超过500克时,韦伯分数都会大大增加。
韦伯定律向我们表示差别感觉性和差别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其意义主
差别感觉阈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