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分配管理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五十九页。
*
财务管理
*
收益分配管理
第二页,共五十九页。
第一讲
收 益 管 理
第三页,共五十九页。
本讲主要内容:
企业收益及构成
收益管理的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
2.保本点及确定
含义: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或额)占企业正常销售量(或额)的比重。
公式:
保本点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
★ 安全边际指标
1、什么是安全边际?
指企业现有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保本量(额)间的差额。
2、安全边际指标
安全边际量=现有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X-X0
安全边际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Y-Y0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
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
(四)保利分析(因素与措施)
★ 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⒈提高销售单价
⒉扩大产销数量
⒊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⒋压缩固定成本总额
⒌调整产品品种结构
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
★ 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因素变动是相互的,综合措施是常见的,需要综合计算和反复平衡。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九页。
本讲内容小结
收益是构成资本的各个要素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总和,收益分配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收益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它必须在债权人、国家、投资者和经营生产者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
收益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收入和利润进行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管理、形成与分配管理、计划管理和日常管理,搞好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严格执行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收益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九页。
本讲内容小结
量本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成本、产销量和利润三者关系的分析,建立定量化的分析模型,进而揭示成本、产销量、销售单价和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
量本利分析的基本模型是:M=(P-b)X-a。这一模型是确定收益及分配管理的相关指标的重要基础。
在量本利分析中,涉及到边际贡献指标、盈亏平衡指标和安全边际指标的一些重要概念,大家要理解和学会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这些指标对于分析企业及产品的贡献能力、盈亏临界状态和安全程度等问题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量本利分析还是企业收益规划与保利分析的重要手段。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九页。
第二讲
收益分配管理基础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九页。
本讲主要内容:
收益分配的含义与原则
收益分配管理的内容
收益分配的顺序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九页。
一、收益分配的含义与原则
(一)含义与构成
定义:企业对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利益总额在企业内外各利益主体之间分割的过程。
构成:
广义:企业收入的分配
狭义:税后利润的分配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九页。
(二)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章守纪、依法分配原则(着眼于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
遵循国家的财经法规,按程序、按比例进行利润分配
2.积累与分配并重原则(着眼于处理企业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积累与分配关系,累积优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九页。
3.利益兼顾、合理分配原则(着眼于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
兼顾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职工)利益,保全投资者资本,保障劳动者权益,保证经营者积极性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着眼于处理投资者利益关系)
根据投资主体的投资份额进行收益的分配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九页。
二、收益分配的内容
息税前利润是企业收益分配的主要对象。
息税前利润应由企业资本提供者参与进行分配,包括主权资本、人力资本、债务资本和环境资本。
息税前利润的分配包括税前、税中和税后利润分配三大基本内容和三个基本层次。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九页。
1.税前利润分配
是指对税息前的利润分配,包括债务资本利息的支付和利润总额的计算两个主要内容;
2.税中利润分配
就是对利润总额的分配,企业所得税计交与税后利润的计算是其基本构成内容;
第三十页,共五十九页。
3.税后利润分配
是对税后净利润的分配,它包括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盈余公积的提留和股利的分配等内容。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
三、股份有限公司收益分配顺序
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按规定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然后依照以下顺序进行税后分配:
1 弥补亏损后形成可供分配利润
五年尚未补足的年度亏损
可供分配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它转入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
2 提取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
①法
收益分配管理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