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三) 五禽戏
第四戏 猿戏 猿生性好动,机灵灵敏,擅长纵跳,折枝攀树,躲躲闪闪,永不疲乏。习练“猿戏”时,外练肢体的轻灵灵敏,欲动则如疾风闪电;内练精神的安静,欲静则似静月凌空,从而达到“外动内静”、 动作四:身体重心后移,左掌由“猿勾”变为“握固”,右手变掌自然回落于体前,虎口朝前。随后左腿屈膝下蹲,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右丁步;同时,左臂屈肘收至左耳旁,掌指分开,掌心向上,成托桃状,右掌经体前向左划弧至左肘下捧托;目视左掌(图24)。 动作五至八:同动作一至四,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两腿直立;同时,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掌向身体侧前方举起,与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9)。屈肘,两掌内合下按,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 眼要随上肢动作改变瞻前顾后,表现出猿猴眼神的灵敏。 2. 屈膝下蹲时,全身呈收缩状。蹬腿迈步,向上采摘,肢体要充分绽开。采摘时变“猿钩”,手指撮拢快而灵敏;变握固后,成托桃状时,掌指要刚好分开。 3. 动作以神似为主,重在体会其意境,不行太夸张。 错误1:上、下肢动作协作不够协调。 订正方法:下蹲时,手臂屈肘,上臂靠近身体;蹬伸时,手臂充分绽开。 错误2:摘桃时,手臂向上直线推出,“猿钩”改变的时机驾驭不准。 订正方法:向上采摘,手的运行路途呈上弧形,动作到位时,手掌才变猿钩状。 功用 1. 有利于颈部运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 2. 动作的多样性体现了神经系统和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减轻大脑的惊慌度。 第五戏 鸟戏 鸟戏取形于鹤。鹤是轻快安祥的鸟类,人们对其进行描述时往往寓意其健康长寿。习练时,要表现出鹤的昂然挺立、闲情逸致的神韵。仿效鹤翅翱翔,抑扬开合。 第九式 鸟伸 动作一:接上式。两掌在腹前相叠(图25)。 动作二:两掌向上举至头前上方,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身体微前倾,提肩,缩项,挺胸,塌腰;目视前下方(图26)。 动作三:两腿微屈下蹲,同时两掌相叠下按至腹前;目视两掌。 动作四:身体重心右移,右腿蹬直,左腿伸直向后抬起;同时,两掌左右分开,掌成“鸟翅”向体侧后方摆起,掌心向上;抬头,伸颈,挺胸,塌腰;目视前方(图27)。 动作五:左脚回落成左右开立步,两腿微屈半蹲;同时,两掌下落经体侧叠于腹前;目视两掌。 动作六:两腿伸直;同时两掌上举至头前上方,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身体微前倾,提肩,缩项,挺胸,塌腰;目视前下方。 动作七、八:同动作三至四,左右相反。 重复一至八动作一遍后,左脚下落,两脚开步站立,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 1.两掌在体前相叠,上下位置可任选,以舒适自然为宜。 2.留意动作的松紧改变。掌上举时,颈、肩、臀部紧缩;下落时,两腿微屈,颈、肩、臀部松沉。 3.两臂后摆时,身体向上拔伸,并形成向后反弓状。 错误1:松紧改变驾驭不好。 订正方法:先练习两掌相叠,在体前做上举下落动作,上举时收紧,下落时放松,逐步过渡到完整动作。 错误2:单腿支撑时,身体重心不稳。 订正方法:身体重心移到支撑腿后,另腿再向后抬起,支撑腿的膝关节挺直,有助于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功用
五禽戏(三) 五禽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