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化、资本外逃和俄罗斯的产出下降的论文内容提要摘要:资本流出不仅仅是使得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出都减少,更重要的是,它使得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出之减少程度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出之减少程度。资本流出降低了均衡状态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加剧了转轨国家转轨初期产业结构之存量调整。转轨国家转轨初期之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别的结构调整,而是降低经济中重工业的比重。重工业资本密集度高,资产专用性强,存量调整将造成高额的沉淀成本,这又会进一步地恶化经济绩效。摘要:资本流出结构调整经济绩效 1. 俄罗斯经济绩效及其解释俄罗斯是实行激进式过渡的典型国家。自 1992 年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以来,除 1997 年经济略有回升, 1999 、 2000 年经济较有起色以外,经济一直大幅度下滑,呈现为负的增长率,并常和恶性通货膨胀相伴。 1997 年和改革前的 1991 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 50% ,下降幅度大大超过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 25% 、美国 1929 — 1933 年大危机时期的 30% ,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将近 20 年。俄罗斯转轨时期的宏观经济指标( %) 92939495969798992000gdp 增长率------. 0 通货膨胀率 资料来源摘要:冯舜华等( 2001 )。. 为什么俄罗斯经济绩效如此差呢?经济学界从初始条件、过渡方式、政治约束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sachsander,1997; 林毅 夫等,1994; 张 军,1997; 谢 作诗,2002;al.,1999;fryeandshleifer,1997;pissaridesetal.,1996 ) 。本文尝试从资本流出的角度来解释俄罗斯的经济绩效。应该说,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解释转轨国家的经济绩效,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既有的分析没能指出资本流动对于转轨国家经济绩效意义非凡在什么地方。在他们那里,资本流动对于转轨经济和资本流动对于普通经济没什么两样(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1998;zhang,2001 )。本文着重分析资本流动对于转轨国家经济绩效的非凡意义,从中给出俄罗斯经济绩效之所以差一个解释。 2. 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还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谈起。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业和当时经济的资源禀赋不协调,靠市场机制是无法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布置,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一套以全面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就形成了;进一步,如何保证被压低了价格的要素和产品的流向、以及经济中剩余的积累有利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呢?应运而生的制度布置就是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和管理,并剥夺微观主体的经营自主权。这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林毅夫等,1994,-54 )。根据林毅夫等人的分析逻辑,转轨国家处比较劣势的重工业一定过度发展了,因为不然的话,就不会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了。即使以封闭的市场经济来看,也是过度发展了;进一步,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比较劣势产业根本就不会有竞争力(谢作诗、崔万田, 2002 )。这就
美元化、资本外逃和俄罗斯的产出下降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