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视角下浅析高校法治教育
摘 要:法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起青年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而高校辅导员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引导者和实施者,有着天然的工作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该文。
另外,高校辅导员本身就是高压人群,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本身就很重,还要肩负着“育人”的任务,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在法治教育方面采取应付的办法,消极地忽略了法治教育的存在性。而且,很多高校辅导员本身并非是法律专业毕业,他们的法律基础也往往还是停留在自己的学生时代,所以对于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很多辅导员也是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
高校辅导员开展法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存在缺陷
普遍来看,许多专职教师和高校辅导员开展法治教育仍然喜欢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课堂灌输的方式,而且只能重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轻社会实践体验。一般辅导员开展法治教育的方式不外乎集体班会和个别谈话。在学校和辅导员的高压政策下,学生往往是把这种法治学习当做一种政治任务来看待,缺乏主观能动。 4 浅谈高校辅导员开展法治教育工作的改进策略
建立合理的高校法治教育内容体系
当代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兼具想法和行动力的年轻人,传统法治教育已经不能只是单一德育目标下“法律修养”教育,而要立足当代,与时俱进,更加关注如何将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整合为一体的“法律素养”的培养。
首先,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思想动态来剖析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点在哪里,这些工作对于辅导员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另外,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务部门在设计法治教育计划时,应当更多地听取一线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对法治教育的主体和其需求内容的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其次,辅导员在针对法治教育内容来设计教学时应当转变思路,不能只让学生一味的“遵守”“服从”,而应该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法律是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自我的发展和生存保驾护航。
再次,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國,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法治手段”的利用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使得高校的法治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因此,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法治教育就应该占有一个独立位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最后,个人认为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要积极地营造法治环境,宣传法治、传播法治,让法治教育围绕着大学生的生活,让司法公正深入大学生的心中。高校要利用实例,通过实例来展现依法治校、依法管理,避免违规性、随意性,切实尊重、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时时感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自觉养成依据规章制度办事的行为习惯,从而逐步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改变法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形式
首先,对于公共课教师而言,在常规的教学形式下,要更加注重案例教学。目前,高校对非法律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法治教育课程很大一部分依靠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理论知识,中间穿插少量案例,而法律知识的部分甚至只有最后两个章节。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是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浅析高校法治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