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围手术期健康宣教
第一页,共37页。
围手术期的概念
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时期称之围手术期。
第二页,共37页。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手术日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内容
第三页,共气分析。
第二十四页,共37页。
根据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和部位采取多种预防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4L/min,提高血氧饱和度;
—糜蛋白酶5mg加地塞米松5mg加庆大霉素8万U雾化吸入,1次/4h,以稀释痰液,湿化气道,防止鼻腔、气管内痰液干结,阻塞呼吸道;
,预防喉头水肿和伤口出血;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及时行气管切开术,确保呼吸道通畅。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出血
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h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需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呼吸情况、颈部及上胸部皮肤的颜色,判断有无皮下积血等。告知患者减少颈部活动,咳嗽时用手掌呈“V”字型手势保护颈部以防止渗血。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喉返神经损伤
由于全麻手术,术中不能测试患者发音、吞咽情况,患者清醒后应作简短回答,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进食时特别是进水时,观察有无误咽、呛咳发生,以及时发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的存在。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喉切除病人进食指导
,及其吞咽能力。
,只有加强段练,才能进食顺利。
:先从团状软食练起,吃固体食物不呛咳时再段练流食。
,头前倾45度,用食指堵住套管口,经鼻呼吸,使呼吸和吞咽保持协调。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颅底手术术后护理
颅底手术术后注意观察意识状态与神经系统体征:重点是瞳孔的变化,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状况,注意有无颅内出血征。术后给予呼吸的监护和心电监护,包括血氧饱和度监测。注意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有无改善或加重,多倾听患者的主诉。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引流管的护理:颅底肿瘤患者术后放置颅内创腔引流既可以防止颅内积血、积液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又有利于病情的观察,所以对引流管要特别予以重视。①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转、扭曲。②接负压引流时应控制负压吸力。注意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发生,如咳嗽、擤鼻、尿潴留等。
第三十页,共37页。
颅底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术中止血不彻底是形成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另外,颅内压降低过快,也可导致颅内出血。因此,在术后48h以内应严密观察,如在此期间出现瞳孔不等大、偏瘫或颅内压增高者应及时进行CT检查。 :脑水肿一般在术后48h达高峰,持续5-7d后逐渐消退。只要充分给氧,定时脱水利尿并辅以激素治疗,降低体温,多数患者可度过脑水肿期;若脑水肿严重,药物治疗无法控制,可手术切开减压。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3、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颅底外科手术可能损伤硬脑膜或因病变手术切除硬脑膜后修补不严密而导致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可致低颅压综合征(头昏、头痛、恶心、反应迟钝,坐位、站立时症状明显)、颅内积气、颅神经损伤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要注意做好脑脊液的识别和瘘孔定位观察,一旦发生脑脊液鼻漏,应用无菌干棉球松置于鼻腔,浸湿后及时更换。脑脊液漏的护理应以保持颅内低压为主,以利于硬脑膜的自然修复。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患者应静卧,保持半卧位,避免咳嗽、喷嚏、擤鼻等动作,防止便秘,限制饮水量和食盐量,酌情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使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脑脊液多在手术当天从鼻腔或耳部流出,一般3-5d停止,脑脊液漏在短期内不易愈合,极易并发颅内感染。所以,应认真观察脑脊液漏出的部位、数量及时间,一旦发生,应积极做好患者的指导和预防感染,长期不愈合者需进行修补术。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4、神经损伤:神经功能障碍是颅底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颅底肿瘤手术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中,以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功能障碍尤为重要。对后组颅神经损伤导致声嘶、呛咳、吞咽障碍, 此类患者应均应给予鼻饲,以防止吸入性肺炎。对不能恢复有效自主呼吸者,可考虑用人工呼吸、同步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发生呼吸困难的患者,应施行气管切开术。合理给氧,维持血氧饱合度在97%以上。以低流量持续给氧的方式为佳。
第三十四页,共37页。
:内外沟通性肿瘤切除手术范围广,有时要涉及副鼻窦、鼻腔、口腔等非无菌区,开颅手术又常造成颅底部的
耳鼻喉围手术期健康宣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