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更新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深圳城市更新情况调研报告
中煤南方能有限公司 王有华
一、深圳城市更新概况
深圳的城市更新最早始于 20__4 年,当时叫旧村改造,2022 年后称为城市更新,其实质就是土地资的再利用,通过综合目审批要经过 40 多个部门,约需盖 20__
个公章,操作过程寻租点多,容易滋生腐败。更新项目不实行招拍挂,而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拿地主要取决于开发商的政商关系,这成为官商勾结的根,并为大家所诟病。但问题是开发商负责前期征地拆迁,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官方在土地开发中的角色,如果拆迁平整后的土地重新进入招拍挂程序,显然同样有失公平。
(四)市场主导隐忧重 深圳城市更新由开发商主导,美其名曰“市场化”,但市场化引发了许多“并发症”。
一是补偿标准完全市场化,如果开发商支付了过高的补偿成本,必然会提高容积率,间接提高整个城市地方密度,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二是拆迁完全市场化,开发商通常会对违章建筑进行适当补偿,否则就可能拆不动,这无疑是助长了违建、抢建的气焰,从而会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五)开发商恶性 竞争 城市更新项目前期投入资金大,投资回报期较长,但由于改造地段升值、政策优惠等因素,其毛利率依然高于通过招拍挂流程获得的开发项目。故开发商对城市更新项目趋之若鹜,往往为争夺一个旧改
项目,通过互相抬升拆赔比,进行恶性竞争。众所周知,万科和佳兆业对于南园新村旧改项目,将拆赔比提升至惊人的 1:,最后被政府叫停。
三、城市更新 发展 新趋势
20__ 年 1 月 5 日,广东省委巡视组,点名批评深圳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城市更新引发的“并发症”比较严重。同时,佳兆业事件的爆发,暴露出深圳城市更新可能涉及“暗箱操作”及利益输送等问题,深圳城市更新面临新形势与新选择。
(一)城市更新仍是主流 2022 年,深圳土地供应出现存量土地供应首次超过新增土地供应的拐点,20__ 年存量用地供应规模达到高峰,占供地总量近 75%,20__年及 20__ 年存量用地供应比例均在 60%以上。据业内人士预测,若深圳已批准的 400 余个城市更新项目全部消化,供应土地可支撑深圳未来 20-30 年的需求,这意味着,面对住宅用地供应捉襟见肘的局面,城市更新仍是深圳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大战略。
(二)更新模式面临变革 深圳此轮地产风暴,或将对更新模式产生重要影响,项目审批将会更加严格透明,同时,政府可能会调整旧改流程,比如参照香港模式,政府主导拆迁,按周边楼价赔偿拆迁户,解决好动迁等前期问题,然后出让净地让房企进行开发;政府亦可将成片的旧改项目用地进行
拆分,切割成多个小地块,交由不同的房企进行开发,以此割断官员和单独某一家房企之间的利益输送链条。
(三)更新速度可能放缓
20__ 年可能成为深圳旧改的转折年,城市更新向着持续、秩序、质量的方向发展。预计今后每年供应土地量稳定在 2 平方公里左右,每年供应建筑面积保持在 700 万平方米左右,进一步放缓立项速度。同时,考虑到拆除重建所面临时间、人力及物力成本的高昂,今后政府将会鼓励原权利人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减少拆除重建规模,完善相关配套,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
(四)开发模式趋向精细化
佳兆业事件,可能成为深圳旧改开发模式从粗放型转为精细化运营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利润空间的降低,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的相对增加,开发商介入城市更新项目的态度会更加谨慎,过去开发商只要拿到项目,就能赚大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开发商必须通过专业化与精细化运作,控制成本,创造收益。
(五)产业用地比重攀升 20__ 年 3 月 9 日,深圳市规土委公布了《20__ 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一批计划》,商住项目大幅缩减,新型产业用地占比升至七成,这是深圳调整土地市场格局、收缩住宅供地、提高产业土地供应、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新举措,还是城市更新处于风口浪尖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有待于深入持续的观察。
四、城市更新案例分析^p
据统计,目前参与深圳城市更新项目的地产商有 30 多家,其中,
央企包括华润、招商、中航、中信、中粮和远洋;深圳本土起家的民企有佳兆业、京基、卓越与星河。华润置地、佳兆业、招商地产、京基、卓越 5 家房企为旧改一线梯队,在深圳获取旧改土地总面积超1000 万平方米。
(重点项目见表一)
表一
深圳市旧改重点项目统计表
项目名称
面积(m m2 2 )
开发商
状态
预期业态
备注
蔡屋围旧改
万
京基集团
规划中
商业、住宅
黄贝岭旧改
深圳城市更新情况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