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肺检查20110926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骨骼标志
胸骨、胸骨角、肋骨及肋间、腹上角
成人为直角70-110°
矮胖-钝角
瘦高-锐角
横膈的穹隆部
腹上角(胸骨下角)
气管分叉
主动脉弓和第四胸椎的水平
与第二—胸部疾患
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腹部疾患
反常呼吸——多发性肋骨、肋软骨骨折或胸骨骨折
部分胸壁吸气时内陷,呼气时外凸
12-22次/分,R:P为1:4
T↑1℃,R 增加4次/分
呼吸频率——正常
呼吸增快 >22次/分
见于发热、甲亢、贫血、心衰、呼衰等
呼吸过缓 <12次/分
见于镇静剂过量、颅内压升高、药物等
呼吸频率——异常
生理:剧烈运动,情绪紧张 代谢性碱中毒
病理:严重代酸,如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Kussmaul呼吸
呼吸深度——变深
节律匀齐,呼吸深大,不感困难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麻痹:重症肌无力
呼吸功能受影响:液,气
呼吸深度—变浅
呼>吸,呼/吸 2:1
呼吸节律
特点:呼吸运动呈波浪状增大或减小,并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浅慢→深快→浅慢→停
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
常见:中枢系统疾病, 中毒
心衰,老年,缺氧
呼吸节律——潮式呼吸 (Cheyne-stokes)
特点: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比较有规则,呼吸
每次深度相等
机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终
呼吸节律——间停呼吸 (Biots呼吸)
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
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多为功能性
呼吸节律——叹息样呼吸
不规则呼吸
特点:呼吸频率与节律不规则,呼吸表浅、不匀
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休克
抽泣样呼吸
特点:双吸气
中枢性呼吸衰竭,见于颅高压、脑疝前期
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抽泣样呼吸
呼吸运动
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
异常:
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局限性
一侧
两侧
呼吸运动增强
触 诊
胸廓扩张度——呼吸运动
触觉语颤
胸膜摩擦感
触诊内容
拇指展开相遇于胸骨下端正中线
两手掌及其余四指置于两侧前下胸部
前胸廓扩张度 (Thoracic expansion)
拇指展开相遇于后正中线
掌面置于肩胛下区对称部位
余四指并拢放在腋下
后胸廓扩张度
呼吸动度减弱:
一侧减弱:胸膜(液、气、炎),肺(炎、不张、瘤),N
双侧减弱:COPD;……等
呼吸动度增强:
一侧增强:健侧的代偿性肺气肿
双侧增强:库斯莫尔呼吸、剧烈运动
机制:声带振动产生声波→气管
→支气管→肺泡→胸壁
传导条件:气道通畅,脏层与壁
层胸膜接近
正常:成>儿,瘦>胖
右上>左上,后胸下>上
触觉语颤 (Tactle fremitus)
方法:;
触觉语颤 (Tactle fremitus)
顺 序
上 下
内 外
前 后
触觉语颤 (Tactle fremitus)
语颤↑:,如大叶性肺炎
,如肺结核、肺脓肿
语颤↓:
触觉语颤——病理变化
机制:胸膜炎时,表面纤维蛋白沉着变粗糙,呼
吸时脏壁层发生摩擦可触及,象皮革互相
摩擦的感觉
特点:吸气相,腋中线5~7肋
病因:胸膜炎(干性)
胸膜摩擦感
叩 诊
叩诊音
肺界
肺底活动度
叩诊内容
直接叩诊:拳头
指掌、手指并拢以指尖
叩诊手法——直接叩诊法
叩诊板:中指第一、二指关节
叩诊锤:中指指端
叩诊手法——间接叩诊法
上 下
内 外
顺 序
叩诊手法——叩诊顺序
清音
浊音
实音
过清音
鼓音
叩诊音
清音(Resonance):
Lung
实音(Flat):
Muscles and Bones
浊音(Dull): over Heart and Liver
鼓音(Tympanic): over Stomach
叩诊音——前胸正常分布
清音(R
胸肺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