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古文观止有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古文观止有感
读古文观止有感
读古文观止有感1
在这个充满意外的寒假里,我接触了一本古文书,名字叫做《古文观 止》。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与父亲一起看的,有些句子我父亲也不懂,我们还是 看着译文才理解文章的意思,到现在我能独自看懂几。它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 历史轨迹,上起东周、下至明末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 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 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 无穷。
《古文观止》里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 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 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 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百善孝为 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 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 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 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 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 孝?于理何以问?治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 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卷一周文中的《子鱼论战》它讲述了宋襄公不听司马子鱼的劝告,使得自 己的军队全军覆没。我们在生活也是如此,要多听取别人的建议,然后在自己做决 定。《古文观止》中的文言文虽然难读,但是自身蕴含这丰富的文学色彩。是我们 所有学生的必须品。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读了一遍《古文观止》,我深深的了解这对于我远远 不够,所以我还会更细更慢的咀嚼这部作品,让自己能体会到文言之美,开卷有益 古人诚不欺。《古文观止》,智慧的光芒!
读古文观止有感5
落霞与诗文齐飞,经典共长天一色。一一题记
初春的早晨,朝霞与一瓣云一样清淡,如梦般轻轻地缓缓地出现,放大的 春意弥漫过来。我整理好衣冠,踏上这条铺满鸟语与花香的小径。也许已经很久很 久,我未曾有此般纯粹、透明、醉人的感悟了。每迈一步,眼前似乎就多出一段动 人的文字,萦绕在心头,久久不去。走着,走着,红日当头,明媚的阳光被树叶割 成一片一片,透过破碎的阳光,我望见历史正向我悠悠走来。左氏的一篇《郑伯克 段于鄢》,让我了解到春秋时诸侯国中最高统治者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冲突与斗 争,在他们的勾心斗角中,历史展现了它的复杂与残酷。
刘邦的一篇《高帝求贤诏》,让我感受到汉朝明君们的求贤若渴,在他们 的诚意与急切中,历史展现了它的智慧与质朴。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让我认 识到唐宋文人的羁旅之情与怀才不遇的失落,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中,历史 展现了它的无奈与伤悲。宋濂的一篇《阅江楼记》,让我领悟到明代学者顺应奉 承,却仍委婉规劝,在“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中,历史展现了它的陈旧与高 深。不仅是人之史,还有文之史让我如痴如醉。春秋战国时期叙述翔实、语言简 练,魏晋南北朝词藻华丽、音韵和谐,唐宋时焕然一新、意蕴深远

读古文观止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ajiede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