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企业需要战略管理如同军队需要军事战略一
样,如果最高指导原则的战略是正确的,那么,即
使在战术方面犯了一些错误,这个企业仍然能够
成功。
〔德〕伍德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
战略一词,原为军事用语。顾名思义,战略就是作战的谋略。
《辞海》中对战略一词的定义是:“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
挥。它依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
局的各方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卷》诠释战略一词时说:“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战争指导
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
战争的方针、政策和方法。”
在英语中,战略一词为,它来源于希腊语的,也
是一个与军事有关的词。《韦氏新国际英语大词典》(第三版)定义战
略一词为“军事指挥官克敌制胜的科学与艺术”。而《简明不列颠百
科全书》则称战略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
艺术”。
军事家们对战略一词也有精辟的见解。著名的德国军事战略家
冯克劳塞维茨说:“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战略
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规定一个适应战争目的的目标。”另一位著名的
德国军事战略家毛奇也曾经说过:“战略是一位统帅为达到赋予他的
预定目的而对自己手中掌握的工具所进行的实际运用。”毛泽东也曾
经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规律性的东西。”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战略一词后来被人们广泛地用于军事
之外的领域,人们又逐渐赋予战略一词以新的含义,因此,将战略思
想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就产生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
什么是企业战略( ?在西方战略管理文献中没有
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与经理赋予企业战略以不同的含义。本
书参照一些国内学者的观点,向读者介绍一些西方有代表性的定义,
帮助读者思考企业战略的真实含义,判断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运用哪
种企业战略定义更为合适。
对企业战略概念进行过比较综合性论述的是明茨伯格
,他提出的“战略的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战略的基本含
义。根据他的归纳,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来理解企业战略的概念。
战略是一种计划
将战略理解为计划,是出于战略对行动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的考
虑。作为计划,战略表现为在特定条件下,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
一系列连续的、有意识的行动。战略是组织的领导人为组织确定的方
向以及为此需要采取的各种行动。在这里,有预见性和有意识性是战
略的基本特性。作为一种计划,战略将企业的主要目的、政策与活动
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战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企业可以达到的最主要的目标,指导或约束企业经营活动的
重要政策,企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的主要活动程序或项
目等业务内容。
战略的制定需要围绕重要的“战略推动力”,即围绕企业在
产品和市场上采取的主要活动方式。
)战略要处理可预见事件和不可预见事件,这就需要企业发展
到一定的程度,同时具备灵活的态势。
大型企业中每一个有特定职权的管理层次都应有相应的战
略,而各层次的战略需要以企业的总体战略为核心,具有对总体战略
的凝聚力。
计划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计划的内容、形式、特性等受到组织对
自身的使命和远景认识的支配,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企
业长期形成的行为方式的制约。
战略是一种模式
战略是模式的概念,强调了战略的行为方面:战略反映了企业长
期行为的连贯性,由企业长期行为模式所导向,并强化企业的行为模
式。战略模式的概念提示:战略可以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过程,也可
以是企业无预先计划的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行为方式。我们可以认为,
在连续性行为方式的背后具有某种计划意识的支撑,但在实践中确实
也可以发现大量存在的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和停止的计划,以及大量
原本没有计划的行动的采取和实现的事实。与完备设计的有计划性战
略相比较,引导企业发展的更主要的动力是由企业长期行为方式决定
的对突发环境的应付方式。
战略模式的概念解释了战略类型和战略方式多样性的现实。当环
境发生预计之外的变化时,或当企业制定的战略在实施时发现与现实
环境不符时,企业就需要根据现实环境采取恰当的行动。这时,企业
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制定战略计划,而需要采取应付环境的行动
来实现目标,甚至需要对目标进行修订。这种在非预计情况下采取的
适应性行动就称为无计划战略或应急战略。随着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
程度的提高,无计划战略的重要性也相应提高。
战略
《MBA企业战略管理精华读本》青年文学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