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规范.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规范 】是由【小sjj】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规范
国卫办医发〔2020〕24号
一、开展居家医疗服务要素
(一)服务主体。
。已执业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有与所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相应的
诊疗科目并已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及以下医院、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等。
。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派出注册或执业在本机构的医师、护士、康
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等医务人员上门提供居家医疗服务。上述人员应当
经所在医疗机构同意方可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其中,医师应当具备与所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相
符合的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同时至少具备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护士应
当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员应当
至少具备3年以上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经验和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取
得药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二)服务对象。鼓励重点对有居家医疗服务需求且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
疾病康复期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等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各地卫生健康
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和老年人群健康特点,按照突出重点人群、保障医疗安全、防控执业风
险的原则,确定本地区居家医疗服务的优先和重点服务对象。
(三)服务内容。居家医疗服务主要包括适宜居家提供的诊疗服务、医疗护理、康复治疗、
药学服务、安宁疗护、中医服务等医疗服务(居家医疗服务参考项目见附件)。诊疗服务包
括健康评估、体格检查、药物治疗、诊疗操作等。医疗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专项护理、
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康复治疗服务包括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指导等。药学服务包
括用药评估、用药指导等。安宁疗护服务包括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
中医服务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中医技术、健康指导等。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
管部门,下同)应当结合实际,组织制定本地区居家医疗服务项目。原则上,以需求量大、
医疗风险低、适宜居家操作实施的技术和服务项目为宜。
(四)服务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提供居家医
疗服务。通过医联体、“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等将医疗机构内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
创新居家医疗服务方式。
二、规范居家医疗服务行为
(五)开展首诊和评估。原则上,医疗机构在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前应当对申请者进行首诊,
结合本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对其疾病情况、身心状况、健康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经评估认
为可以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可派出本机构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医
疗服务。提供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
(六)完善服务规范流程。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要按照有
关要求和国家印发的有关疾病诊疗、医疗护理、康复治疗、药学服务、安宁疗护等实践指南
和技术规范,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居家医疗服务规范、技术指南和工作流程等。
(七)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要加强对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医务人员的培训,注重管理制度、服
务规范流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培训。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医
务人员居家医疗服务能力。
(八)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医务人员在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
法规、部门规章、职业道德、服务规范指南和技术操作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切实保障医疗
质量和安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料应当留痕,可查询、可追溯,满足行业监管需求。
三、加强居家医疗服务管理
(九)健全管理制度。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要按照要求制
定并落实居家医疗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如诊疗服务管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
全管理制度、医疗风险防范制度、医学文书书写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医疗纠纷和
风险防范制度,突发应急处置预案等。
(十)明确相关责任。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并在协议中
告知患者服务内容、形式、流程、双方责任和权利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签订知情同意书。
发生医疗纠纷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医患双方按照有关规定可通过自愿协商、人民调
解、行政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
(十一)积极防控风险。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
措施积极防控和有效应对风险。如对服务对象进行认真评估,对其身份信息、病历资料、家
庭签约协议、健康档案等资料进行核验;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时,要求应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的患者家属或看护人员在场。对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加强培训,并对其资质、
服务范围和项目内容提出要求;对居家医疗服务项目的适宜性进行评估,严格项目范围;为
医务人员提供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配置工作记录仪,配备一键报警、延时预警等装置;
购买医疗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切实保障医患双方安全。
四、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十二)增加居家医疗服务供给。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
居家医疗服务。根据区域内老年人迫切居家医疗服务需求,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合理引导医
疗机构增加居家医疗服务供给。医疗机构要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结合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
依法合规、有序规范地为群众提供居家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鼓励有条件的
医疗机构通过上门巡诊和家庭病床等方式,积极开展居家医疗服务。支持护理院、护理中心、
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将医疗服务由医疗机构内延伸至居家。充分发挥
基层医疗机构在提供居家医疗服务方面的优势,结合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种方
式,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居家医疗服务。
(十三)提供居家医疗服务便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发展居家医疗服
务创造有利条件。要依法依规及时为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服务方式的变更登记。
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辖区内符合条件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便于群众正确选择医
疗机构提供相关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研究探索为慢性病老年患者开具的出院医嘱
和康复指导建议中,明确其出院后常用的居家医疗服务项目和频次等,方便居家老年患者,
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十四)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各要地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医疗、移动
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创新居家医疗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行为全程追踪,为
发展居家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可依托全民健康信息
平台加强区域医疗服务监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将居家医疗服务信息纳入统一监管,对辖区
内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的人员、行为、评价等情况进行监管。
五、组织实施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增进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福祉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老年人居
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完善配套政策,结合实际制订
具体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落细。
(十六)加强质量监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居家医疗服务质
量和医务人员行为监管。将居家医疗服务纳入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中,加大对居家医疗服
务的检查指导力度,健全专项检查和第三方评估等工作机制。畅通投诉、评议渠道,接受社
会监督,维护群众健康权益。要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公开区域内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相关医
疗机构、人员处罚等信息,并纳入全台。
(十七)鼓励先行先试。有条件的区要地按照本通知要求先行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创新,积
累有益经验,完善机制政策。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改进。积极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和
模式,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十八)加强宣传引导。各要地重视和加强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宣传,加大医疗
机构医务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凝聚共识,提升服务能力。要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政
策解读,合理引导群众预期。注重宣传典型经验,为推动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快速发展营造
良好社会氛围。

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sjj
  • 文件大小182 KB
  • 时间2022-10-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