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息技术工程2.0整校推进规划.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信息技术工程2.0整校推进规划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信息技术工程2.0整校推进规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整校推动规划
省/市/县:学校名称:学段:负责人:联系: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
宾阳县圩镇中心学校小学
1
1
一、根本信息
学校名称
宾阳县圩镇中心学校
所涉
学段
小学
通讯地址
宾阳县圩镇中心学校
530406
姓名
职务
职称
学校
负责人
联系
手机
邮箱
学校信息化治理团队
姓名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务
二、信息化教育整校推动进展规划
请阅读并填写下面的文字,思考学校进展的方向。
学校根本状况分析
〔A〕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
从网络条件来看,学校接通互联网,WIFI掩盖教室及办公区。
从硬件环境来看,学校多媒体〔白板〕教室达50%以上;没有配备平板等学生终端教室;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比例50%以上;无VR教室;有3D打印机;无创课试验室;无机器人教室。
从软件平台来看,学校无教学平台;有阅卷平台;无教研平台;无办公正台。
从教师队伍来看,学校45岁以下教师比例50%及以下;学校理科教师50%及以下;教师到达本科学历50%及以下。
从学校办学理念来看,大多数领导认为应当转变现有教学方式,探究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教学。
注:1-4题,选择第一项为3分,其次项为0分;5题选择第一项为5分,其次项为0分;总分45分以上,可考虑才智环境;25分以上可考虑混合环境;25分以下可考虑多媒体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学校选择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多媒体环境〕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思考学校的进展,并依据下面的方式做本校的SWOT分析
内部因素 优势〔S〕
学校信息化教学条件大幅改善。
3
劣势〔W〕
教师生疏不到位,无视提升工程。
10
外部环境
时机〔O〕
学校校长高度重视,学校教科研、培训、电教、教研资源协同有序推动。,。
,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适应将来进展需要。
。充分预备,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探讨,奠定推动根底。SO组合
完善提升工程组织机构,学校统筹治理,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
,学校有打算改善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施老结对子方式,探究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法。
加强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教学创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针对性与时效性。
信息化环境设备更缓慢。
不同层次年龄教师生疏不同,起治理与领导作用的老教师倦怠。
平台多,资源重复。
WO组合
划分好学校教师层次差异,分骨干教师、老教师、特岗教师与教师等假设干层次推动。
强化学校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力量培训,组建校内融合专家团队,探究“互联网+教研”研修模式
,尤其是做好学校各平台的资源优化。
WT组合
威逼〔T〕
教育资源预备与建设缺乏,部
扩大社会宣传,强化社会各界
ST组合
,降
10
分教师不认同的风险。
因教学方式变化遭家长反对的风险;
信息课程资源生成质量参差,无法有效推广的风险。
 低外部干扰。
书效能; ,形成差异进展培训证书在学校评优中的作用。 微力量考核机制。、电教、教 导、骨干教师、老教师、教师研资源,丰富校园平台内容。 等不同类别测评构造。
,重视成果嘉奖和运用。
10
10
学校进展愿景与绩效目标
〔B〕
〔请依据学校根本状况和核心诉求,明确本校在将来三年中的进展愿景与绩效目标。〕
进展愿景:实施信息化教学,为师生进展效劳
绩效目标:,提升办学品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进展总目标 整合,渐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力量,提高教学效率。让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
的应用意识、应用理念、应用习惯等方面提升。
提高教师演示文稿、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力量,应用于教学实践。
学科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创信息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第一年
鼓舞优秀教师技术突破,探究制造才智学习〔共性化〕环境
建立学校学科信息技术三个维度、力量点的课例资源库。
,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10
年度目标
90%的教师能够乐观主动地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其次年 %的教师根本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10
10
第三年
三、工程研修打算
应用信息化提高学校各方面的治理,完善治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立校园网治理,建设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
10
环境
选择 多媒体环境 □混合环境 □才智环境
〔A〕
〔依据上述进展愿景,,确定学校在这个工程上的绩效目标。学校可以在下面表格列出工程的根底上加以修改或完善,使之符合学校的实际。〕
10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数量或者百分比
负责部门及负责人
10
10
绩效目标
〔B〕
模式探究
〔C〕
产出目标
教师研修各力量点案例汇编
1
教研组
教师信息化教学方案〔含工程学习、混合学习、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汇编
各学科信息化教学备课〔听评课〕记录汇编
1
信息化教学读书笔记汇编
教师信息化教学反思〔〕汇编
1
教育处
教师信息化教学课例集锦
1
教研组
促进信息化各类教学制度汇编
学校信息化教学进展规划
1
教研组
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各教研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汇编
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1
教育处
各学科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汇编
学校各学科融合团队治理制度汇编
1
副校长、教育处

90
校长
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度
90
教育处
家长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可度
85
教育处
效益目标
满足度目标
□工程学习□混合学习□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基于数据的评价□STEM学习□翻转课堂☑优化教学模式
注:模式选择时,要思考各模式的力量点构成。
依据年度进展目标和研修打算,确定本校的应用考核力量点范围〔可在下面的力量点列表中打“√”〕,并说明选择该微力量的理由〔力量点选择要考虑A、B、C、D〕。
10
校本 维度
应用
环境
考核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才智学习环境
10
力量点选择
〔D〕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A2数字教育资源猎取与评价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A4数字教育资源治理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C2制造真实学习情境
10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B4技术支持的觉察与解决问题□C3创解决问题的方法
10
10
学法指导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A7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B5学习小组组织与治理
□B6技术支持的展现沟通
□C4支持学生制造性学习与表达
□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10
10
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A9学生信息道德培育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育
□B7家校沟通与合作
□B8公正治理技术资源
10
10
学业评价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A1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B10档案袋评价
□C6应用数据分析模型
□C7创立数据分析微模型
10
注:A为多媒体环境,支持集体教;B为混合环境,支持集体学;C为才智环境,支持共性化学习
〔依据工程的绩效目标,确定工程的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形式和研修安排。〕
时间
研修主题
流程
活动形式
预期成果
学科教研组
〔活动〕
2023年
网络课程研
,组织培训学
培训学习

各学科教研组
6月-8

习,确定学校力量点,指导教师
课程学习


选择力量点。
活动方案
,指导

教师拟定个人进展规划。
打算
,把握方法,聚
焦力量突破点,形成教学实践计
划。
2023年
听课评课

集体备课

各学科教研组
研修
9月-10
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听课评课

打算


小组学习

〔E〕
一次听课评课活动,供给听评课
录、案例
模板工具;
,组织
教师开展研讨沟通,其次次集体
备课;

2023年
力量点提交
次听评课活动。

案例分析与

各学科教研组
11月-12
与评价、经
己所选择的力量点,指导教师完
点评
考核指南

验总结
成力量点认证材料的制作;
专题研讨

,组织教师提交
力量认证
证考核材料
力量点认证材料;


案例和校本
10
师对本教研组其他教师上传的
研修案例
微力量点认证材料进展互评;。
,总结阅历
2023年
案例共享、

展现共享
优秀案例和 各学科教研组
1月-7

成果推广
力量点成果;
组织开展本校优秀课例和力量点案例的共享展现,催促全校教师开展案观摩与学习;
反思总结提升。
示范观摩
力量点认证材料
观摩学与反思总

注:研修主题确实定应考虑A、B、C、D;研修形式可从下面列出的方式中选择,也可以自己确定。

确定本校教师在本年度研修中应到达的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可参考下面列出的方式,也可自行设计,确定的考
10
考核要求
〔F〕
核内容要考虑ABCDE〕
☑教师完成三个力量点学习并合格;□教师完成四个力量点学;□完成一个信息化教学的小课题争论,并撰写结题报告;□探究一种信息化教学的创课堂方式,并开展实践;☑上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公开课〔直播课〕;☑做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做一个信息化教学的课件;
□参与一次移动听评课;□做一次课堂教学实录分析;□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个教学问题,并提交解决方案;□做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的微讲座☑写一篇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反思
为了使整校推动顺当开展,学校将承受怎样的机制〔机制构建需要思考下面的“如何”,并考虑BCDEF〕?
10
10
研修课程

如何 如何 研修制度
10
10
机制 研修平台
设计
研修方式
如何 绩效目标F
如何
如何
研修活动
如何
考核要求
10
四、校级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所涉
学校名称 宾阳县圩镇中心学校 小学
学段
学校校本应用考核参与人员
10
姓名
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标准
考核实施安排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务
完成25学时的课程学习
每位教师本学期自我开展两次基于问题主题探究活动,形成教学设计,上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公开课,完成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能够乐观使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课堂教学成效提高显著各教研组依据考核内容和标准组织实施
10
学校名称
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宾阳县圩镇
中心学校
考核项
所涉学段
考核标准
小学
考核分值
10
10
过程评价
课程学习 完成25学时的课程学习。 25学时
10
10
过程评价
力量点选择选择3个力量点的课程学习。
10学时
10
10
过程评价

听课评课
每位教师上传1节完整的课堂实录课〔涉及信息技术应用微力量点〕到学台上对其他教师上传的课堂实录课进展评价,每人评课数量不少于3节。

5学时
10
结果评价 展现共享
信息化教学案例展现、共享活动及学时认定,计5学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工程实施案例评比、展现活动,通过现场学习、网络展现、专家点评等多种方式开展信息化教学案例展现、共享活动。

5学时
10
备注:工程考核分两大局部,分别是线上课程学习和校本应用实践,各占25学时。其中,校本应用实践的25学时由三局部构成:一是学校开展以基于网络的听评课活动为抓手的信息化教学研课磨课活动,计5学时;二是校本实践应用考核材料提交,计15学时;
三是校本实践应用考核材料提交与展现共享,计5学时;各项具体要求可以参照以下内容进展考量:
课程学习:完成25学时的课程学习。
力量点选择:县区学校的教师选择3个力量点,市直属学校的教师选择4个力量点的课程学习。
听课评课:每位教师上传1节完整的课堂实录课〔涉及信息技术应用微力量点〕到学台上对其他教师上传的课堂实录课进展评价,每人评课数量不少于3节。计5学时。
力量认证:校本实践应用考核材料提交,计15学时。教师在研修平台上提交校本应用考核材料,其中县区学校教师提交3个微力量点〔涵盖3个维度〕认证材料,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提交4个微力量点〔涵盖4个维度〕认证材料。同时对本教研组其他教师提交的微力量点认证材料进展互评〔不少于3个微力量点〕。
展现共享:信息化教学案例展现、共享活动及学时认定,计5学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工程实施案
例评比、展现活动,通过现场学习、网络展现、专家点评等多种方式开展信息化教学案例展现、共享活动。
五、教研组年度研修方案
学科
学段
负责人姓名
职务
职称
联系
手机
邮箱
本教研组人数


10
〔依据学校信息化教育整校推动进展规划和工程研修打算,制定本教研组研修目标,研修目标要符合学科特点。〕
研修目标
〔依据研修目标,确定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形式和具体研修安排。〕
研修打算
〔确定本研修组教师在本年度应到达的考核要求,如研修活动参与、研修成果产出、测评微力量数量、测评通过率等。〕
考核要求
10
力量进展测评范围
依据研修目标和研修打算,确定本教研组教师力量进展测评范围,填写微力量名称,并说明选择该微力量的理由。
10

信息技术工程2.0整校推进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夜紫儿
  • 文件大小100 KB
  • 时间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