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宽巷子的盖碗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宽巷子的盖碗茶.doc宽巷子的盖碗茶
据说,要体验成都的慵懒闲适,最好从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开始。长长的懒觉起来,在小巷、河边、街头随意挑一间茶馆,泡一碗三花盖碗茶,半倚在竹椅上。茉莉花的清香,携着悠悠的时光,一起从指缝逸出……
今年4月的一天,我受朋友的鼓惑,千里迢迢从东海之滨来到丰华闲逸的成都,当走遍繁华的街路,看过现代成都的紧张、时髦和丰润,两位朋友便带我去体验成都人声名在外的慵懒闲适了,不过,我们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有意去了宽巷子。
宽巷子当然是一条老街,与另一条老街窄巷子,以及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老街的确很老了,什么都是古旧的,于我却旧得陌生,甚至有一种发霉的意味。不过,一入巷口,立即感到一种古老生活的宁静,现代都市的喧嚣被低矮的陈年老屋和街两边葱郁的银杏树滤掉了,形成另一片自得的天地,仿佛与外界极不相干。我被一段就要拆迁的院墙上的墙报吸引,走近一看,是一些复印的手写诗稿和速写画,均署名“宽巷子诗人”宋某。诗的内容大都是宽巷子是如何美好的家园,应该如何保护守卫之类。正看着,巷子深处走来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一个朋友与他打了招呼,向我们介绍,他就是宽巷子诗人老宋。
再往巷里走,只见街两边灰色的旧民房都开成了茶馆,各自门口的简易茶座上已坐了很多的人,在喝着盖碗茶,摆起龙门阵了。我惊讶地想,也不是双休日,又是大上午的,怎么会有这么多闲人,这样悠闲?成都人的闲适把外地人都拐带了,有些人一看就是如我这般的游客,是特意跑到这里充闲人的。我想起
“少不入川”这一俗语,幸好自己早过了难拒诱惑的年龄,否则就要赖在这温柔乡里不走了。
走过小巷,一直走到尽头,看了些有特色的旧宅院落和古建筑,又返身回来,朋友带我在一个叫“景阳冈”的茶馆前停下来,却是老宋的茶馆。一棵银杏树下,几张竹桌竹椅,还有一个旧旧的“鸡公车”,是老宋收藏的,他主动让我坐在他的“鸡公车”上照相,还进屋拿出一把红色的旧油纸伞,也是收藏的,小心的撑开,递给我打着。之后,我们在一张茶桌边坐下来,每人要了一碗盖碗茶。
我坐的位子,就在挂着“国际青年旅行社”牌子的龙堂客栈旁,很方便地看见各色皮肤、各色头发、各色眼睛的国际青年,有男有女,从那门口出出进进,看着他们背着双肩包、迈着轻快脚步的样子,以及那探寻的表情,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忽然不知道这宽巷子到底是古老还是现代。我听说,这里记录着一段历史。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朝廷派3000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少城,即宽巷子和窄巷子,这是满清贵族的地盘,汉人一律不许入内。以后,一个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开始在这里修建,民国时期这里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住宅区,如今,宽巷子还保留着大片的老民居。成都一家著名私企的老板,还专门在宽巷子里买了一套四合院,取名“宽居”。真是好名字。
从恍惚中回到现实,就见茶桌上布满了细碎的树影,端起茶杯,小心的啜一口茶水,真的是好清香啊。说小心,是因为第一次喝盖碗茶,怕端洒了。胶东人喝茶,一般是用茶壶泡,再倒进瓷碗或水杯中,盖碗茶我还是在电影上看到过,总觉得这种喝法很麻烦。可是老宋介绍说,盖碗茶始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茶楼、茶馆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而茶具则选用讲究的盖碗茶具。此茶具,茶碗、茶船、茶盖三位

宽巷子的盖碗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