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文章
如果有谁要问,当今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是什么?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唱响这一时代最强音,是全党、全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令广东人民感到无比自豪的是,如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许多标志性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先在广东明确的一样,科学发展观也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2003年,在非典肆虐的那个春天,总书记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为广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近5年来,广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初步转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但是,和广东所站在的新的历史起点相比,和党中央对广东的重托相比,广东还需更进一步,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广东在发展的现阶段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前提必须是解放思想,首先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针对广东实际解放思想,等于抓住了广东发展的“牛鼻子”。曾经的广东,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未来的广东,必将是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受益者! 新的历史起点凸显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迫性广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起点。按照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打量,凸显出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1985年起至今,经济总量已经连续23年位居全国第一,这一点,我们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但是,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自己,就会看到诸多不足:我们的经济发展快则快矣,但发展不够全面,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还相对滞后;我们的经济总量大则大矣,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结构不够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且,一旦讲到人均,我们也就乐观不起来了。过去10年来,与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沿海省市的人均发展水平对比,我省人均GDP年增速居然排在最后一位!在城乡区域发展方面,虽然我们有了新的进步,但是发展还不够协调,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们的资源环境保护虽然得到了加强,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我们的经济增长水平固然较快,但是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还有待提升。我们的发展也不平衡。从城乡看,2000年,,;从区域看,2006年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GDP只有珠三角的四分之一,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珠三角占了67%,而粤东、粤西、粤北加起来才占10%。所有这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全面协调、统筹兼顾都还距离甚远。科学谋划广东的发展未来,必须辩证地看待形势和成绩,如此方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开拓进取的锐气。我们的一些干部可能一下子还适应不过来。他们习惯于躺在功劳簿上,咀嚼玩味
“总量第一”这块“金字招牌”,甚至为自己成为
“世界工厂”而沾沾自喜,优越感十足。但是他们必须适应,必须认识到,GDP的增长只是改善人民生活的手段,绝不是我们发展的目的。在一些人头脑中已经形成了的传统发展观念和模式,必须完全扭转过来,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取而代之,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动。排头兵就是
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文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