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研究.doc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研究
[摘要]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东北亚,地处环渤海的心脏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鉴于金融一体化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及时考察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水平的高低,可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文章通过选取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地区GDP、地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的面板数据作为观测值,利用无条件F-H方法以及有条件F-H方法,对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进程进行研究。同时,对促进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进程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
[DOI].
1 引言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1]这一举措,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京津冀经济基础、资源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对三地的定位将决定我国能否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金融一体化的先导作用至关重要。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打开区域经济壁垒,发挥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2]
2 研究方法的介绍
测量地区金融一体化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价格法、数量法和制度分析法。三者在测量金融一体化时都各有利弊。虽然价格法在?稻菔褂蒙嫌薪洗笥攀疲?但该方法对于考察国内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并不适用。制度分析法仅反映国家间资本流动,同时该方法偏重于测量国际金融一体化而不适用于城市群测量。[3]数量法可依据省级或市一级数据考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所以,本文选取数量法进行研究。Feldstein和Horioka(1980)提出了用回归方程测量区域间金融一体化的方法,即F-H检验。然而,该方法无法消除经济周期、汇率变化对储蓄―投资相关系数的影响。基于此,Iwamoto和Vanwincoop(2000)提出了有条件的储蓄―投资检验方法,用GDP 的波动排除了宏观经济周期对储蓄及投资的影响。由于本文研究区域属于一国之内,即不存在汇率变化。
本文从两个维度出发,分别进行研究。首先将河北省视为一个整体,对北京、天津、河北3个样本进行分析;其次,将河北省内11个城市独立划分出来,与北京、天津构成13个样本。
3 指标的选取
本文以2006―2015年京津冀地区内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观测值,以地区GDP、地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为变量。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06―2015)、《天津统计年鉴》(2006―2015)、《河北统计年鉴》(2006―2015)。同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预处理。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无条件F-H模型
对F-H公式作整理后得到如下公式:
有条件F-H模型
通过以下模型的改进,削弱经济周期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Di=αi+αyyi+eDi
其中,yi是该地区受到经济周期影响。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动会带来投资以及储蓄的变化,因此,采用HP方法平滑影响。
yi=HP[JB([]logGDPi[JB)]]-HP[JB([]logGDP[JB)]]
5 结
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