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5(更新)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明日报/2011 年/10 月/2 日/第 A03 版
理论与实践

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裴耀松


福建省地图标注的沙溪,其流域在永安市、三元区、梅列区和沙县境内。上游的九龙溪河段
起始,一般所指从“燕水”而上至发源地。沙溪流域的两区一县市,历史上置县最早的为沙县,
东晋义熙年间(405-418 年)设沙村县,唐武德四年(621 年)改沙村县为沙县。管辖的区域涵盖
当今的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等,明景泰三年(1452 年)设置的永安县,原为沙县的浮流司。
明编修清流赖世隆撰的《永安县治记》载,“皇帝继统之二年,沙寇悉平,诏以浮流险要之地分
置县以治之,赐其名曰永安。”现今的三元区和梅列区,在明清时期,分别为沙县和永安县分治
的辖地。
从两晋至宋元,中原南迁汉人为躲避战乱、饥荒等原因,陆续从不同地域入闽。有的从江西
石城翻越武夷山余脉站岭隘古道进入宁化石壁地区,有的自江西贵湖越过武夷山经崇安、建阳、
延平并辗转至清流县,也有的从江西黎川进入建宁、泰宁、将乐、沙县,还有的自吴越(江浙)
经福州、延平进入沙县。中原南迁汉人在上述地区定居,与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经过长期
的磨合与互动,到了明代初期,形成具有“脉络清楚的客家先民、特定的地域条件、特殊的历史
年代、独特的客家文化”的客家民系。沙溪流域地处闽中偏西,境内山高林密,溪流交错,水量
充沛,气候适宜,待开垦的蛮荒之地很多,适合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使南迁汉人得以繁衍生息,
开基创业。由于区域客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外界的商贸往来,而交通闭塞的山区,单靠陆路
肩挑运输坎坷艰难,无法承载大批的商品交流,唯一的办法便是利用水路这一得天独厚的交通线。
沙溪为闽江三大水系中的一条,上游为九龙溪,其源头发自建宁均口,流程最长,故有“闽
江源”之誉。沙溪河段约 100 公里,相对于九龙溪水道,急流险滩较少,长年可通中小型木船,
除货运外还兼客运。早在宋代便有“我因避地访名山,扁舟夜渡沙溪寒”句(邓肃诗),明末清
初的宁化县人氏史学家李世熊,闯九龙访栟榈,也是乘舟自西向北而去。沙溪流域有十多个集散
物资码头,其中永安的桥尾码头、贡川码头,三元码头,沙县的西门、小水门、师古门、南门码
头著称。永安的桥尾地处巴溪与燕水交汇点,是宁化县、清流县、宁洋县的木材、大米和其他农
副产品的集散地。明隆庆年间在此兴建“观音阁”,周围客栈、店铺林立,为外地客商的住宿地。
来自闽西连城、上杭、长汀、永定等地的客家人在桥尾从事搬运,做豆腐、卖杂货的也多为客家
人。沙溪有众多的支流,其中有的可通小木船,如永安的文川溪自小陶入九龙溪,在桥尾码头泊
岸;源出明溪的渔塘溪经岩前流入沙溪,在莘口码头泊岸;沙县的东溪航线分夏茂和富口,汇入
沙溪,其中庙门、文昌门、东门码头主要集散夏茂方向的农副产品。

明清时期沙溪流域各县,地理环境与同一条水系的清流县、宁化县相似,森林资源丰富,清
道光重刊的《永安县志》记载,“木之属”曰:松、柏、桧、杉、椿、水杉、黄杨、栟榈、梧桐、
桦、楮、枫、樟……新编《沙县志》记载,出县城五里遍布原始森林,树种资源调查统计,有 156
科 917 种,用材树种以杉、马尾松为主,富口乡山氽村至今仍保留成片楠木及混生天竺

2015(更新)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vip_134_coo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