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
【摘要】唢呐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作为我国的民族乐器,它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本文主要针对唢呐乐器的出现、构造以及演奏形式,对唢呐进行分析, 并通过对唢呐代表曲目的深入探讨,进一步说明其所具有的表现力,希望能够促进人们对于民族乐器的喜爱,使得唢呐音乐在我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并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发展。
【关键词】唢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79-02
一、唢呐发展历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精神生活上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方面。唢呐在演奏过程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能够吹奏出管乐器的效果,已经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乐器。同时,唢呐的发展历史也值得探究。
首先,唢呐并不是起源于中国,它是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的,由此看来,唢呐有着悠久的历史。唢呐最开始被称为喇叭,后来才逐渐称其为唢呐。在最初传入我国时,唢呐主要吹奏军队音乐,而且也没有供人欣赏的曲目,不被大家熟悉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唢呐逐渐流行于民间,由于传入的地区不同,导致唢呐的构造也有很大差异,名称也不一样。在清朝,唢呐主要为宫廷演奏,同时在民间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唢呐演奏与舞蹈逐渐联系在一起。

唢呐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阔,在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唢呐的最大特色,一方面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进行音量、音高、音色方面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这使得唢呐的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在于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借助控制音高,吹奏出圆满的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最初,唢呐经常出现在婚丧嫁娶中,是十分重要的乐器,这主要是由于唢呐的音质十分淳朴,能够使人们深深感受到气氛。由此可以看出,民间唢呐艺术家们对唢呐的演奏进行了创新,使其具有更多的特点。
二、唢呐的组成
唢呐制作简单,在木制的锥形管子上面开8个孔(前面7个后面1个),木管上端装一个铜管,铜管上有一个苇制罩子,在木管的下端装一个喇叭形状的铜制扩音器。
唢呐的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间艺人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吹奏出较为柔美的声音。经过改革后的唢呐,音色有高中低三种,有的还加入了音键,使其音域能够得到进一步扩大。

唢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双簧哨子(芦苇制成)、蕊子(铜制)、杆子(木质圆锥体,共有8个音孔,前7后1)和铜碗(喇叭形),通常情况下唢呐是竖吹,有着不同的规格大小。
三、唢呐演奏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成为了民间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乐器,使用地区以及范围都很广,除了合奏以及独奏之外,也经常运用于戏曲以及歌舞的伴奏中,在民间戏曲乐队中,唢呐经常作为领奏乐器。其音量大,声音粗犷,非常适合表现欢快、热烈以及雄壮的乐曲,能够将技巧性比较高的华彩?范窝葑嗟煤芎茫?还能够模仿飞禽以及昆虫的鸣叫声。
唢呐演奏经常与打击乐配合,演奏风格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有着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南派以及北派两部分。南派唢呐大部分用于吹奏戏曲的曲牌或者为戏曲进行伴奏;北派唢呐流传比较广,演奏技巧也较为复杂。在北方有一种“咔腔”,能成套模仿戏曲以及歌曲唱腔,甚至能形象模仿人物念白,十分逼真。
唢呐在演奏的时候,主要

浅析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