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软件导刊����.����.��
����年�月�������������������.�����
民政医疗救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周海波�。,黄文明�,邓珍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林��������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便民救急作用,以广西灵川县民政局为试点,设计并�
实现了一个民政医疗救助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两种医疗救助模式,其中的医院救助模式实现了民政医疗救助系统和�
“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以及医院收费系统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了民政医疗救助在定点医院实时直接结算,解决了�
传统救助模式中存在的困难群众就医无钱垫付等问题。首先介绍了民政医疗救助模式的设计思想,然后给出了系统�
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详细描述了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点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部署、数据安全以及民政数据和医院�
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关键词:医疗救助系统;实时救助;������������;分布式处理;访问控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服务水平有着深远影响。�
��引言�
��民政医疗救助现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
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由政府和社�民政医疗救助主要是针对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三无�
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人员,当其因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时,对在扣除各项医疗�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困难群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等部分�
的基本生活救助,比如说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五�后,个人负担仍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特殊病种医疗�
保户供养,还有灾民的生活救助;第二个层次属于专项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目前国内医疗救�
助,即在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方面有困难时获得的救�助模式主要是事后救助,救助对象看病治疗需要事先垫付�
助;第三个层次是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医疗费用,再根据医疗机构开具的发票到民政部门办理报�
近几年来,通过“数字民政”工程的建设,民政信息化�销。�
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省厅机关及部分地市级民政部�在传统的医疗救助模式中,医院、医保单位、民政部门�
门完成了机关局域网建设,厅机关局域网全部做到了内外�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集成,从而难以实现各个单�
网物理隔离,部分民政应用系统还实现了省、市、县的互�位之间的高效协作。在日常医疗救助过程中,比较容易出�
联。此外,各地民政部门都相继开发并部署了民政公用政�现以下问题:�
务平台、全管����救助对象需要垫付本应由民政救助的费用,增加�
理、社团管理、来信来访处理等软件系统。但民政医疗救�了救助对象的经济压力。�
助业务管理涉及部、省、地�市�、区�县�、街道和居委会六����救助对象需要手持医院开具的发票到民政部门报�
级单位,同时需要医院、医保和新农合等多个业务部门的�销,这中间必然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同时
民政医疗救助系统设计与实玛.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