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高速铁路概述
2/34
第一节国内外高速铁路概况
第二节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简介
第三节高速铁路旅客运输组织
第四节京津城际铁路客服系统简介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高速铁路
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在中国,时速高达200以上,并使用CRH和谐号列车的称为“动车组”
时速160-200公里的城际列车称为“准高速”及长途列车称为“特快”
120-160称为“快速”
120以下的称为“普快”,80或以下为“普客列车”
基本概念
China Railways High-speed
广义的高速铁路指使用磁悬浮技术的
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范围简介
建造地区
日本、法国、中国及美国的高速铁路发展都是首先连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日本:东京至京都
法国:巴黎至里昂
中国: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
上海至杭州,广州至深圳,南京至上海,
郑州至西安
美国:波士顿至纽约、华盛顿
减少投资,
需要时改良使用
郑西高铁
京沪高铁
范围简介
服务对象
商务旅客为主。旅游游客是第二主要客户。
以法国高速铁路为例,它连接了海岸的度假区,
并且在长程路线上减价以跟飞机竞争。
历史发展
铁路是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工具,在十九世纪初期便在英国出现。
二次大战以后,汽车技术改进,民航普及,铁路运输慢慢走向下坡。
美国政府的投资主要放在公路的建设上,不少城市内的公共交通曾一度被遗弃。
世界高速铁路回顾
历史发展
世界上首条高速铁路是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由川崎重工建造。营运速度每小时271公里,营运最高时速300公里。
富士山下的新干线列车
世界高速铁路回顾
历史发展
1964年10月1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正式通车,运营速度高达210公里/小时。
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
第一次浪潮(1964年~1990年)
历史发展
1972年,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
法国修建了东南TGV线、大西洋TGV线
意大利修建了罗马至佛罗伦萨
第一次浪潮(1964年~1990年)
高铁发展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