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陕西省康复医院肿瘤科 710065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进展期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先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化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无严重感染和死亡发生。结论:对于手术切除治疗难度较大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配合使用新辅助化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并且化疗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
近年来,我国胃癌患者呈增加性趋势,且该病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治疗难度加大。目前来说,手术切除是可能根治胃癌的唯一手段,但手术切除一般仅适用于较早期的胃癌患者,而面对多数进展期胃癌患者,则需要配合化疗的进行,化疗的临床疗效往往不十分不理想。近年来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配合治疗胃癌的方法之一[1]。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进展期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
44~72岁,。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先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方式,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通过胃镜、CT、内镜超声及钡餐造影等方法确定肿瘤部位和大小,并经内镜检测病理类型。观察组患者化疗前进行全面检查,排除远处转移。确保化疗所要求的各项指标达标,患者具备可耐受化疗及手术的指征,并且具有三个月以上的预计生存期。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无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先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患者手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先行化疗前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分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次化疗主要以注射铂类及氟尿嘧啶类药物为主,一般进行1~2个周期的化疗过程。化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度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复查,并在每次化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2-3周进行手术治疗时机评估,准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均应提前制订适合患者具体身体状况的手术方案,选择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切除术+局部淋巴结清扫术。
采用WHO推荐的实体肿瘤客观评价指标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具体为,①完全缓解(CR):指患者主要病变部位缩小超过50%,症状缓解明显;②部分缓解(PR):指病变部位缩小程度为28%~50%,症状有所减轻;③病情稳定(SD):病症无明显好转;④疾病进展(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