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doc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摘要】一个人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今后人生的成功与否,要有一个好的人格,那么好习惯是必须要具备的。人类的幼儿时期是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容易接受行为训练,是培养幼儿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现将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简要论述几点粗浅的认识。
中国 9/vie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终身。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如果把人比喻成瓷器,儿童期就像是用来制造瓷器的黏土,黏土捏成什么形状,瓷器就呈现什么形状。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
一、运用生活体验,培养幼儿好习惯
(一)通过言传身教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通过给幼儿提供榜样来训练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形成习惯。比如,开学初幼儿来园后,大部分幼儿并不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往往只是在家长的一旁提醒或在老师的鼓励下才张口。为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我们就通过成人自身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幼儿。
幼儿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后,还要不断地巩固、强化。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但是一到家里就完全是另一副模样,所以我们很重视家长工作,经常和家长做沟通交流,激发幼儿向榜样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生活锻炼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长大成人,“421”家庭模式日益增多,即家里有四位老人和两位父母去宠爱一个孩子。在溺爱中,当孩子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时,很多家长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许多不良的习惯。
进餐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教师在幼儿进餐时拍照并将照片贴在墙上,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进餐的情况,让家长知道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也能自理。争取家长的配合,才能让幼儿真正养成自己进餐的习惯。从调查中可以欣喜地发现,在进餐问题上,能坚持和教��共同配合的家长,其幼儿在家的表现进步都较大。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容易尿裤子的现象,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提醒幼儿上厕所,帮助幼儿养成饭前、午睡前、起床后及时如厕的习惯。对一些特别容易尿裤子的幼儿更是注意观察,适时提醒。
二、运用游戏体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一)创设游戏环境
培养良好习惯,对孩子来说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特征,是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所以在幼儿园通过环境创设,营造游戏氛围,也是促进幼儿好习惯养成的好方法。对小班幼儿可以把生活区作为主要区域进行环境创设。做饭菜、给娃娃喂食等与食品有关的内容是三岁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
(二)角色游戏引导
培养幼儿好习惯要家园一致。在开家长会时,我们要求家长让幼儿在家里尽量帮助父母做事,但是有父母提出“要求幼儿把玩具收拾好”这项简单的任务幼儿都不愿做或做不好。于是我向家长提出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进来。例如让孩子收拾房间前,妈妈和孩子一起站在门口,妈妈说:“我现在是你的队长,我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如果你做的比我好,我就让你做队长。”然后妈妈把玩具装入箱子,孩子也跟着把玩具装进去。做
幼儿园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