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一沾稀土就涨停”的股市神话有望在新材料产业得到另一种演绎。
1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材料产业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业内人士指出,以稀土功能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0%以上的行业增速。
《决定》表示,将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稀土因其17 种元素各自不同的性能备受关注,其中镨、钕、镝、铽均受益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风电)的快速发展,其他13种元素也有各自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特性受到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以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他新型材料开发生产为主业的中科三环(000970)高级副总裁胡伯平对本报记者表示,政府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稀土功能材料研发应用的大力扶持,此次再度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录中,行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稀土磁性材料占稀土应用的三分之一,过去10年,全球稀土磁性材料市场平均增速在20%,而占全球份额八成的中国增速则达到了30%。“在政府目前持续的扶持下,未来几年的增速有望保持这个水平。”胡伯平说。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已超过 4000 亿美元。新材料的发展应用不仅是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础,也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安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大约 10%左右的领域国际领先,60%—70%处于追赶状态,还有 20%—30%存在相当的差距。
在抢占新能源汽车制高点及节能环保的思路下,新能源汽车跻身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昨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明确指出,“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记者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获悉,多个主管部门均在制订涉及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后,科技部制订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有望于年内公布。外界普遍预期,未来10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多位车企高层表示,充电站等市场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将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障碍,正以加快“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草案)提出,50亿元用于试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参与各项新能源汽车政策规划制订。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阳明高明确指出,
“基地设施建设
6新材料产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