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教发[2008]8号
浮梁县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
各中小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及《景德镇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现就加强我县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工作方式注重情景交融,队伍建设实行专、兼、聘结合,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引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引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改善技术能力等软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工作原则
工作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教育、重在指导的原则,队伍建设实行专、兼、聘结合,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引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引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
三、目标和任务
1、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之具备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教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任务: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四、教育内容
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使中小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影响,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中小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中小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4、根据中小学生不同阶段以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低年级学生心理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环境;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他们了解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心理调适技能以及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及重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针对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又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教育。同时要特别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确保重点学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五、途径和方法
1、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国普通中小学德育大纲(试行)》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讲授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加强中小学生对自身心理特点的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对心理的了
浮梁县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