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黄颜色词在中西文学中的内涵研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红黄颜色词在中西文学中的内涵研究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与载体,是我们感知、理解、认识世界的工具。英语和汉语同为源远流长的语言,都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地理等原因,英语和汉语的许多颜色词都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点。文学是生活与文化的精炼和升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基本颜色词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障碍。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各自特色,下面便以“红色”和“黄色”为例,来分析和说明它们在英汉语文学中的不同内涵
关键词:红色黄色中西文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颜色在语言文化中拥有着自我的独特魅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然而人们对颜色的感知不可避免地受到本族文化传统的影响,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颜色词在语言文化中并非只是替代各种颜色的符号,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颜色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从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学作品总是反映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同时人类的思维共性又使语言不同的民族在颜色词的喻意不谋而合,互为补充,互为借用,互为转化,使得语言更加绚丽多彩,生动精辟,这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 1884-1939)在《语言论》中就指出,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现在我们就以文学作品中的“红色”和“黄色”的英汉词汇对比为研究对象,来揭示其内涵意义中积淀的民族文化色彩
一红色
根据人类学家伯林和语言学凯家的基本颜色词理论,各种语言中最早取得专名的彩色是红色。这是因为在各原始民族的生活中,红色的自然事物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太阳、火、鲜血,所以,人们崇尚和偏爱红色。这也是原始和早期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文学中的“红”与其它词搭配在一起,不仅派生出很多与客观事物相对应的语言意义,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社会、政治、文化内涵
1 象征喜庆
中国人把结婚称为“红事”,意为喜庆的事情。在中国传统婚礼上,新郎要戴红花,新娘要穿红色的衣服和红色的鞋子等;新郎、新娘的新房内外都要贴上红双喜字,象征吉祥、喜庆。除了传统婚礼上用红色外,每逢中国的传统佳节
――春节,家家户户也都用红色的饰物来装点自己的家。例如:春节来到时,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大门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福字,长辈还要给孩子红包等;大街小巷等公共场所也常常张灯结彩,悬挂可以烘托节日喜庆气氛的大红灯笼。另外在小说电影中也多次出现“红”,像中国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它是个悲剧,展示出的是封建社会妇女悲切凄惨的人生,但这片名所蕴含的意义却是欢喜的,门口高挂的灯笼象征好事的出现。同样的,在古典名著中《红楼梦》也是一出悲剧,但这“红楼”的喻义却是繁华、快乐。而在歌剧《白毛女》中,在大雪封门的除夕夜,一根红头绳就马上把过节的气氛渲染开来
像汉语一样,英语中“红”也有表示欢乐、喜庆的意思。如“a red-letter day”是指重要的日子、值得纪念的日子,来自“the marking of festivals a

红黄颜色词在中西文学中的内涵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ry201208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