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议论文文体特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团队研修
――柳州市第三十中学团队研修报告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们是来自三十中的语文研修团队,充满活力的团队成员有黄贞贞、陈超、蒙慧、饶莉红、高小芸、刘虹。我们团队研讨的课题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下面我们将从主题研制、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研磨过程四个方面作团队研修汇报。
一、主题研制
语文课标强调:7-9年级的学生应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使七年级学生有兴趣地读懂议论文,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我们把这次团队研修的主题定为:遵循议论文文体特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材分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作品,曾被选入苏教版、人教版等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坚信自己也拥有创造力,努力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是苏教版教材编者的意图。因此我们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三、学情分析
这是七年级学生在初中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我们通过统计平时的考试答题情况,几次试教的效果,学生访谈的形式调查发现: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等五篇议论文,初步了解了议论文有观点和事例,并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和教育,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写作特点、篇章结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理不清文章的思路,阅读议论文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们充分利用七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非常感兴趣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元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四、研磨过程
经过研讨,我们确立了研磨思路:“研读教材”--“目标定位”--“环节设计”--“有效落实”
在磨课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研磨思路的四个要素来挖掘资源、设计环节、整合优化、落实目标。
一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全体成员集中研读语文课标中有关议论文的相关内容,互相交流对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内容的理解、讨论教学设计的想法和建议,各抒己见,最后综合大家意见和建议,先由我初拟个人的教学设计。
黄贞贞:在备课过程中,我认为学生学习议论文应该先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在第一次试教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的教学环节。接着问题来了,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枯燥的文体知识讲解学习兴趣不高,我很郁闷,七年级的议论文究竟应该怎样上?
饶莉红:我们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明确了教材编排者的意图,文体知识该不该说呢?当然要提了,但我认为不适宜单独拎出来说,只要让学生简单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就足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就可以了。 现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只要我们把握好学情与文本,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能做到一课一得,就很好了。于是我们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以看视频谈感受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小组传球”的活动结束全课,培养学生的创
《事物》语文组团队研修比赛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