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训练.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训练
摘要速度素质是武术运动员的一项基本素质,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少儿武术运动员动作速度的因素,探讨动作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期通过良好的动作速度训练,进一步提高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水平。
关键词少儿武术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
一、前言
动作速度是速度素质的一种,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一个动作或整套动作所需时间的长短”,即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的数量。一套完整的长拳竞赛套路少则五、六十个动作,多则七、八十个动作,比赛时要求在1分20秒以内完成,这么多动作加上五种步型以及各种身法、手法等的转换,因而要求运动员要有很好的速度。鉴于少儿武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的限制,因而更要加强他们的动作速度训练。
二、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
(一)柔韧性因素
武术运动要求肢体在较大范围内做快速运动,因此对各关节的柔韧性要求较高,只有增大关节的灵活性才能提高动作的幅度和速度。
(二)肌肉力量因素
武术运动中除个别静止平衡动作外,绝大多数动作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因而要求肌肉力量主要是动力性的,即运动员要通过自身肌肉的收缩完成动作。
(三)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武术动作复杂多变,要求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具快速灵活的转换能力。研究表明,优秀武术运动员反映时间比一般人要短3至5倍。因此,要提高武术的动作速度,就得尽可能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水平。
(四)能量供给因素
武术套路运动(除太极拳类外)要求在1分20秒内完成整套动作,因而它的能量供给类似于400米跑,即主要依赖乳酸能供给能量。众所周知:体内乳酸大量堆积会对身体有相当的毒害作用,因此少儿的武术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机体耐受乳酸的能力和乳酸供能的能力。
(五)技术水平因素
武术中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合理性,以至最后达到“自动化”。
三、动作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柔韧训练
柔韧训练主要是拉长肌肉和韧带,使之具有很好的伸展性和收缩性,在少儿武术训练中,发展柔韧性的方法、手段很多。可围绕身体各关节、韧带等不同部位采用单人、双人、集体练习或利用场地、器械等练习,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压、耗、扳、劈等。现在常用方法有两种,即:静力拉伸法和动力拉伸法。
(二)肌肉力量训练
武术运动需要的是速度性力量即爆发力,因此在制定训练方法是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训练是可以考虑下面几种方法:一、最大重量加最快速度练习。这种训练主要针对大肌肉群,如上下肢、腰腹等,关键是要控制好负荷,做到因人而异。二、小负荷加快速度练习。这种练习要求在负荷量偏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快动作速度,重复的次数以不明显降低动作规格为限,如在练习踢腿、摆腿、扫腿等腿法时,可以在腿上绑上沙袋,以增加训练负荷。但训练时要严格遵守小负荷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少儿的身体特点,逐渐增加负荷量和完成次数。三、大小难度交替练习。如练习刀术时,先用大号且加重的刀进行练习,一段时间后再用小号刀,运动员练习起来必然会觉得轻松了很多,动作自然也容易加快。
(三)中枢反应训练
提高中枢反应速度必须着眼于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提高各神经控制的肌群之间的协调能力,降低因对抗肌群不合适的紧张而产生的阻力。训练时主要可以参考短跑训练的方法,教练员发出各种信号,让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应的动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动作的技击涵义,让一些常用动作逐渐成为

浅析少儿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