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李白的游侠精神及其成因.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 卷).&&" 年第, 期! /012345 06 7189 :;4<=;2> ?055;@; A05’.. B0’, C;D’.&&" $%
! 艺术研究!
论李白的游侠精神及其成因
杨! 明!
(玉溪师范学院中文系,云南玉溪"#$%&&)
[关键词]李白;诗;“侠”文化
[摘! 要]李白的诗歌中有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秉承的正是中国古代的游侠精
神,并且李白诗歌所秉承的这种游侠精神气质与当时的游侠传统、时代文化及李白的童年经历和成
长环境息息相关’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 &&$% - &*
! ! 在众星璀璨的盛唐诗人中,李白是最具个性和传奇色彩的一个’他一生游荡,却心怀魏阙,志在朝堂;他
一介布衣,却交通王侯,傲岸不群;他一职未得,却自比管晏,胸怀壮志’李白的这种策士豪侠行为和为了摆脱
束缚而追求自由的不移之志,均是我国古代游侠精神在其思想和行为上的一种具体体现’可以说,从少年时
代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晚年“远道入幕,誓讨国贼”,游侠气质贯穿了李白一生,并成为其追求自由
和实现梦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这种气质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和生活,并给他的诗歌增添了一种刚
健明快的气势和矢志不移的忧愤’
%! 李白侠者气质的历史内涵
细读中国历史就可知晓,原始中国人对于红色是有所偏爱的,这是我们远祖强悍的民族根性的体现’在
我国的西南,我们的许多少数民族至今尚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氏羌的虎图腾遗迹;而活跃于我国中原各地
的原始部族也曾有着悠久的“敌血”习俗’这些现象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我们民族勇武强壮的根性,这也正
如后来梁启超所说的:“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
从文字上看,“侠”在今天可见到的商周甲骨和金文中均未出现,而只有“夹”字,其形似中间站一大人,
两边各有一个挟持’《说文解字》谓:“夹,持也,从大,侠二人’”段注发挥道:“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
权行州里,力折公侯是也’”由此可知,在古代,夹、侠、挟三字是相通的’此外,对于侠的认识,不同时代的思
想家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韩非子在其《五蠹》篇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并认为:“其带剑者,聚
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王官职禁’”因此,当权者应该取缔游侠’但在《史记· 游侠列传》中,作者司马
迁则认为:“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
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显然,在司马迁的笔下,侠客身上那种重义轻生,济危扶贫的豪
雄气质是被其所深深崇尚的’而抛开对侠的不同认识,就总体而言,在中国,游侠文化的背后蕴含的是一股力
求张扬的主体生命意识,侠的存在既是个体在樊笼文化中的一种精神的自由向往,也是贫弱良民的一种英雄
渴望’侠以浓郁的阳刚气劲,张扬积郁的生命情感,展示和激荡着人们追求自由的情怀,而其所对应的也就是
《周易· 乾》中所说的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似的君子人格’
特别地,在李白生活的时代,在经历过古游侠阶段(以荆轲为代表)和汉魏六朝的豪强化之后,人们则

论李白的游侠精神及其成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bjll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