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旬阳县城镇化快速推进,襄渝复线、西康二线、十天、西康高速、蜀河电站等一大批国省及地方重点项目在县境内相继开工建设,伴生了大量的建设用地征迁,建设用地征迁也成为矛盾聚集、利益纠结、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期,旬阳县纪委组织对全县建设用地征迁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建设用地征迁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扎实推进土地法规的贯彻实施。一是加强土地法规的宣传。通过汇编土地法规资料、印发宣传册、在报纸、电视台开办宣传专栏、把土地法规纳入法律考试内容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法规宣传的覆盖率、知晓率,强化了全社会土地法律意识。二是强化土地征管。切实按照土地管理法规规定和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审批管理。对项目用地加强预审,严格土地用途管理;控制划拨方式供地范围,严格执行《划拨用地目录》;对开发性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近年来,先后印发了《旬阳县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关于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私下协议征地的通告》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遏制违法征地和乱占滥建、规范土地征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四是加大土地执法力度。2008至今,国土部门共立案查结处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37件,,对102省道沿线8宗违法建筑进行拆除,有力地震慑了土地违法行为。
(二)积极探索土地征用利益分配机制。对农用地征迁转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土地性状、区位条件等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召开听证会、群众座谈会等途径,确定征地补偿价格,努力做到用地单位接受、乡镇、村组、群众满意,做到依法合理补偿。对有开发利用潜力的土地,按照征地面积的一定比例留给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开发或安置用地,收益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分配;对建设用地出让,依法核定出让价格,根据土地用途区别对待、有偿出让,既促进了建设,又维护了国家利益,特别是经营性开发用地,实行招拍挂,使土地价值显化、收益最大化,近三年,。
(三)依法开展土地统征、储备。一是做好规划。制定了《旬阳县土地统征储备五年(2008—2012)规划》,并按照规划认真加以落实。二是加强管理。对列入统征储备范围内的土地,加强监管,实行用途管制,防止重复建设。三是提供用地保障。2008至今,为十天高速、西康二线、旬阳、蜀河水电站等国省重点项目统征土地12000多亩,为县内重点项目统征土地600余亩,储备土地700多亩,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做好土地征用后续安置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一是货币安置。由于村组集体无机动土地用作调剂,加之受地理条件限制无法开垦土地、实现占补平衡,因此货币安置是当前最主要的安置方式。二是就业安置。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安排被征地农民进入,取得劳务收入;项目建成后,招收工人优先考虑失地农民家庭。三是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安置。主要是县城区、集镇所在地有经济实力的集体经济组织,对预留的土地进行开发或者土地征用费留集体
部分进行投资,通过投资收益、年度分红为失地群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四是把失地农民安置与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结合,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建设用地征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征迁补偿标准不统一。旬阳县土地征用国家指导价每亩3万元左右,但是国省重点项目如十天高速、西康二线都低于这一标准,即使同为国省重点项目的十天高速、西康
建设用地征迁补偿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