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觉囊派六支瑜伽传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六支瑜伽作为无上瑜伽部的重要密法之一,在《幻网经》、《时轮根本续》、《胜乐根本续》、《喜金刚本续》、《集密根本续》和《金刚大威德续》中都有所反映。《时轮根本续》从整体上把握,把分散的内容集中起来进行阐述,使之更加全面和完善。公元十一世纪初,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复兴,六支瑜伽被译介进来,一度盛传,觉囊派把它作为核心教法。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早期,时轮法虽然受到冷遇,甚至被判为外道法禁止流传,但是作为时轮法特殊法门的六支瑜伽仍然受到重视,除了觉囊派高僧外,布顿、宗喀巴和噶举派的高僧都重修此法,并作了深刻阐释。一、六支瑜伽六支瑜伽是圆满次第修炼气息时,于所缘境上进行的收摄、禅定、行风、持气、随念和三摩地等六种瑜伽。在修行层次上,六支瑜伽已经超越观想修,提高到专修气息,使气息不通过意念控制,而能自行截断的高度,堪称最高法门。《集密后续》说:“收摄及禅定,行风及持气,随念及等持,念六支瑜伽”。《喜金刚续》把“持气”释为“持种”,“种”即“大种”义;“持种”,持大种之风。从大小宇宙讲,大宇宙叫“风”,人体小宇宙叫气”,按照佛教观点,风、气一体。《时轮后续藏》说:“瑜伽师以收摄观见三时诸法到达天空中间,以禅定心专注于此,舍弃外法相;由行风离命气日月之行,能行于黑暗,离气息出入,又以持支持明点。随念所现自影如水中月,发放天空巨光;以三摩地修精滴在金刚至顶门之间,无垢乐满注”。⑴意思是收摄修能观见诸法皆空,如晴空,定修令心坚固于法空。然后,修“行风”,截断气息出入;修“持气”,持守明点,随念自身如水中月影,如幻如化。最后三摩地修,令精滴从脐轮渐渐向上,经心轮、喉轮、额轮、抵达顶门,产生大乐感,消除一切烦恼。六支瑜伽分类较多,各具不同相状。《吉样时轮后续藏》说:“时轮和合者,诤劫位众生,获得解脱因。收摄具十相,成为佛之根;禅定不和合,运气具矛剑,复又具十相,所取宝手印,随念补羯娑(gyungmo古印度指低等级种姓,或低种姓之妇女)成为持莲花,三摩地具轮”。“收摄”,趋入眼等五识及色等五境而收摄,以超越凡夫行境,直接趋入光明智慧之有。收摄十相为烟相、阳焰、荧光、灯相、炽燃相、月相、日相、罗睺星相、局部相、全局相(见明点)。禅定,分有境禅定五支及其各种境空色五有境之境,共十境,十境合一体,专心修炼。收摄和禅定有五次第,一是分别;二是智慧辩别;三是欢喜,以慧观修本尊,使心欢乐;四是乐,喜修本尊,使心安乐;五是专一,具乐之心人定,使一切世俗直境无生,心专缘欲天。《桑布扎续》等经续说,分别者,分别能依所依曼荼罗所生;智慧辩别者,由依所缘之心决定;喜者,观想本尊,令心快乐;乐者,安乐于喜修本尊之心;三摩地者,唯观想本尊之心。行风十相是根据气的功能区分的,“由左右(二脉)令虚空及地等十曼荼罗气融入中脉故分十。……十相由何执持,感受离障之蕴具有脐火之用,是宝手或宝生佛之本性”。⑵具体地说,行风十相是在脐、心、喉、额、顶的莲花中,从气上下行之份区别的。《胜乐上品释》说:“尔后,谓行风者,阻止左右脉道,命气入中脉道,周遍中脉,成宝瓶气”。西藏学者认为,修行风,气入中脉时出现五相,一是身相,气聚眉间而食于顶门;二是气相,修行到一定程度,感觅不到气息流动出入,若用心分别,则觉知气息缓缓由两鼻道出入;三是心相,心住明空,两者一体;四是见相,明见烟等相;五是梦境相,如梦见飞行和赛马等。宗喀巴评论说,第一

觉囊派六支瑜伽传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