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俄罗斯反腐的空皮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俄罗斯反腐的空皮囊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0月下旬造访北京和安徽,在与中国网友交流时谈及在俄已实行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坦言“全世界都这么做,没什么特别”,让中国网友心有戚戚。有媒体则放言俄罗斯腐败比中国还严重,言下之意是俄经验不足以效法。
媒体此言非虚,俄反腐制度虽如“透明国际”所言“符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要求”,但该国在透明国际清廉榜上却比中国低50多位。细究俄反腐历程可见,其制度虽先进,却缺少支撑制度有效运转的体制内核,致使其反腐制度压根就是一个“半成品”,其实际表现无法用来证明制度本身是否可取。权力垄断下的反腐路径
俄罗斯13世纪的古籍上即有关于腐败行为的记载,15世纪的伊凡三世则是首位立法反腐的沙皇。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位沙皇阿列克谢一世,曾在一场由官员腐败引起的暴动中被迫处死两名高级官员。彼得大帝则曾吊死贪腐的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并对另一位腐败官员处以砍手砍脚的酷刑。1903年沙俄的《刑法典》已经规定了禁止官员涉足的商业和社会活动类别。苏联则早于1922年便通过布尔什维克党内条例来整肃贪腐官员。
即便如此,通观从沙俄到苏联的反腐历程,无论是严刑峻法还是意识形态感召,都未能解决权力垄断条件下“越反越腐”的问题。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时代,“妖僧”拉斯普京大肆敛财;一战期间助军火商获得国家订单的阿列克谢
·米哈伊洛维奇大公更是贪腐典型。苏联官员在资源分配、官员任免、生产计划制定和罪责处理过程中有大量腐败行为;而且,特殊的国家分配管理制度衍生出一个特权阶级,成为苏联解体的一大肇因。经济危机动摇普京支持率后,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落马。
正因此,新俄罗斯的反腐逻辑必将建立在权力制衡、信息公开、自由选举这些由1993年宪法所确立的体制的基础上。若上述体制能够正常运转,则俄反腐尝试便可脱离传统路径进行新尝试。但从叶利钦到普京,权力垄断日甚,上述体制逐渐沦于纸面。俄罗斯反腐大业便也堕入旧有路径,空有制度创新而在现实层面乏善可陈。“叶利钦时代无反腐”
1992年4月4日,叶利钦向尚与其对立的最高苏维埃提交《反腐法》草案。在这份草案中,直至普京当政8年后才在俄推行的官员财产公开、官员不得经商等反腐要则已经赫然在列。但1993年叶利钦“炮打白宫”让这部法律在最高苏维埃仅通过了一读。
叶利钦在1993年对最高苏维埃的雷霆一击,是俄联邦政治的第一个转折点。它击退了哈斯布拉托夫领导的议会势力对恢复苏联式政治秩序的企图,为俄联邦“诞下”一部确立新体制框架的宪法,但也让确立不久的新体制因叶利钦的铁血表现及经济转型不力的影响而加速失去权力基础。此后,盖达尔为首的民主派力量日趋衰弱,叶利钦开始在政治光谱上的不同力量间游走。为了防止共产党重新上台,他主动培育并于1996年投靠了寡头势力。难以为继之际,叶利钦于1998年选择了已从苏联解体期间的拆解中恢复元气的传统克格勃势力,让其在普京的率领下一统俄政坛。
从1993年到2000年,逐渐撇下民主力量的俄联邦政治,堕入多种势力无底线“争霸”的轨道中。这期间,俄政治充斥着黑帮、克格勃势力、抹黑政治及各种丑闻。政客和政治力量之间的争夺赤裸且肮脏,斗争无底线的直接原因便是政治权力本身已退化为“腐败权”。所以从1994年开始,俄杜马一直无法通过《反腐法》。1997、1998、1999三年,叶利钦在国情咨文中分别提到

俄罗斯反腐的空皮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