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简史2008年10月时间文学概况古代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欧洲文学史的源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这一时期希腊氏族公社瓦解、向奴隶制过渡,希腊神话、史诗繁荣。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基本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其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故事优美,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诗歌最初产生的是歌咏劳动的、有关四季自然现象的和宗教性的短歌。从宗教颂歌中,演变出歌颂英雄人物的史诗,史诗主要表现集体意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氏族社会解体,集体感情也日益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在社会大变动和个人独立地位的追求之中所产生的个人体验和感受。反映在文学上,表现集体意识的史诗逐渐衰落,适合抒发个人感情的抒情诗随之兴起。古希腊抒情诗是用来伴着音乐歌唱的,表现的是贵族的思想感情,但意境清新,形式完美,对后来欧洲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同时希腊民间则流传着动物故事。这些故事主要反映奴隶和下层平民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生活经验。其中一部分以《伊索寓言》的名义记录下来。其形式短小精悍,艺术形象生动,哲理深刻。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这是希腊奴隶制的繁荣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雅典进步的政治制度以及当时相当活跃的政治生活,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戏剧。与此同时,散文与文艺理论方面的成就也不可忽视。在古希腊还没有单独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散文,不过那时的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及特别流行的雄辩术,其中一些杰出作品本身就是优美的散文。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希腊北方的马其顿兴起,并征服了希腊。但希腊的文化影响了东方家,史称“希腊化”时期。在希腊化时期,马其顿王国的其他地方处在文化发展阶段,而就本土而言,却由于政治上动乱不安,文化处于衰落阶段。其文学创作局限在宫廷和奴隶主上层,脱离现实,玩弄词藻,因而成就不大,比较重要的是新喜剧和田园诗。中世纪初期(公元5-11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步入封建社会,基督教逐渐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统治地位。教会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统一的等级制度,竭力树立神的绝对权威,鼓吹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禁锢众人们的头脑,并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严重摧残,致使文化发展处于极其缓慢的状态。有的史学家把中世纪称为“黑暗时期”。教会神权统治对中世纪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一切文化艺术都染上宗教色彩,教会文化空前兴盛。教会文化主要宣扬神的权威和禁欲主义出世思想。但这一时期的民间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间艺人的创作相当活跃。民间艺术创作表现异教精神,因而受到教会的敌视和摧毁,大量作品没能保存下来。中期(公元11-13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封建制度发展到全盛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欧洲文学已改变了初期那种萧条冷落的局面。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长篇史诗。这类史诗与中世纪早期的史诗不同。除此,欧洲许多国家的民间还流传着短篇的歌谣,而且骑士文学、市民文学和市民戏剧开始出现。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写骑士的冒险故事和他们与贵夫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市民文学的主要形式是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抒情诗。戏剧受到教会的排斥,随着城市的兴起,首先兴起的是宗教剧,后出现的非宗教性的世俗戏剧,主要有道德剧、愚人剧、笑剧等。晚期(公元13-14世纪)中世纪晚期,已是近代文学的开端。文艺复兴时期在
欧美文学简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