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近爱生学校 实践爱生行动.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近爱生学校实践爱生行动——中国-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项目在五华实施情况汇报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爱生学校(Child-FriendlySchool,简写CFS)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试验项目“towardsChild-FriendlyLearningEnvironment”。爱生学校于2001年10月引入中国,由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确立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早期儿童关爱”合作项目,项目切实促进了儿童权利在学校的落实,推动了孩子们获得高质量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2006年,爱生学校开始了新一轮5年周期的项目实施,云南省丽江玉龙县、大理永平县被确立为国家项目县,昆明五华区作为省级项目县进入了“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项目。爱生学校的特点:1、学校教育是全纳性的,无论学生的性别、民族、文化、能力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如何;2、学习是有效的,是培养儿童生活能力和促进其发展的;3、学校环境是安全、健康和保护学生的,包括学生的身体、情感和心理;4、学校事务是有社区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5、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是性别敏感和倡导性别平等的。一、我们为什么选择爱生学校项目?联合国儿基会的爱生学校项目大都选择了边远贫困地区作为项目县。五华区是云南省的省会中心城区,有着良好的教育基础,为什么还要在昆明市五华区实施这一项目呢?在我们组织五华区小学校长做问卷调查时,校长们认为问卷中的“绝大多数问题自己平时工作中做得还不错”,这样的看法在五华校长中普遍存在。爱生学校这个项目在五华这样的中心城区到底有没有实施的必要呢?带着疑问我们于2006年9―12月开展了基线调研,从问卷和访谈中,我们看到一种种早已习以为常的有悖教育规律的现象,听到一句句耳熟能详的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话语,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学校到底为谁而办?我们的校长、教师真的是做到爱生了吗?我们学校的设施和制度建设有没有考虑儿童的视角?我们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否有效?我们的校园是否是安全、健康的?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如何?是否感到幸福?家长、社区是否关心、理解、支持学校?……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深感爱生学校项目在五华区不仅应该实施,而且非常必要。首先,理念与现实操作层面之间的极大落差,决定我们选择爱生学校项目。应该说五华区的校长、教师们对爱生学校的理念并不陌生,甚至是烂熟于心的,几乎所有的校长都能在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中说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字样,教师们也能告诉你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本”和“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但实际又是怎样的呢?在校园里,我们会看到:为展示学生才能、美化环境的学生的书画作品被高高的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孩子用尽气力抬头目光也难企及;教室的课桌椅是按成人身高设计的,一年级的孩子坐在椅上,双脚怎么也难以踩在地上;教室里课桌椅钉子外翘,孩子轻则衣裤挂破,重则皮肉刺痛;学校的水管笼头高度让成年人洗手正好合适,而孩子们洗手时水却顺着手臂下流;学校教室的门窗玻璃日久不修,孩子唯恐被砸伤脑袋;教室走廊的天花板因建筑问题大片脱落,学校未能及时修缮,孩子感到岌岌可危,唯恐避之不及;

走近爱生学校 实践爱生行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