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需要行动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主动地发展。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后进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我在任班主任的工作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薛某的男生,初一时期的他没什么特别之处,上课不调皮捣蛋,学习不好不坏,成绩总是可以达到全科及格,甚至有些学科成绩还很突出,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是到了初二,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业开始糊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自我封闭,学校活动不爱参与;每天无精打采,听其他学生反映他还偷偷上网,上课时睡觉;成绩也大幅度下降,从全科及格到一科不及格再到两科不及格……长此以往,后果不堪想象!于是我对他开始了拯救行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我得知,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后又彼此再婚了,把他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照顾,开家长会都是他的姑姑代劳,父母给他的关爱就只限于金钱和玩乐,从不在意他的学习,更别提监督指导了。这样的他让我觉得很心疼,我下定决心——绝不放弃他!一个周末过后他蓬头垢面,作业完成情况也很差,各科老师都向我告状,借此机会我把他叫到了走廊,准备实施我的拯救行动了。开始,他以为我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做好了请家长的准备,所以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我让他到办公室并给他搬了一把椅子,请他跟我面对面地坐下。这时,在他那双眼睛中我看到了一丝惊讶与感动,也不那么抗拒我了。我从一些生活细节开始入手打开他的心扉,从询问他吃没吃早饭到学习睡觉等,就是不责问作业的事,渐渐的,他跟我讲了他的很多事情,自己的、家里的,慢慢的我发现他开始信任我了,我也了解了他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学不下去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跟他讲人生,跟他讲生活,并让他知道我是绝对不会放弃他的,针对他的现状,我们一起想办法并达成共识,校内校外共同努力:老师、组长帮他补差,私下里我也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孩子的困惑与现状,请求他们的协助,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每当他有一点小进步,我都会在全班表扬,私底下夸奖,并且常常跟他开玩笑,说他的篮球打得很帅,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等等来让他获得自信与阳光。就这样,一个自闭的男生身上开始散发出灿烂的阳光了,我也由衷的欣喜。现在的他虽然不能一下子成绩名列前茅,但至少作业按时认真完成,学校的活动能坚持参加,上课也能积极听讲,并且萌发考高中的斗志了,这让我欣喜若狂。通过这件事我也总结了一些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具体阐述如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老师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这点。他们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座位编排到课堂提问都是优先考虑,而对后进生却没有这样的“礼遇”,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久而久之,促使后进生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师作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数落他,学生不但不会体会到我
“爱生”需要行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