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舞百家
湖北师范学院范义付
处,在对比中充满了哀怨、不幸与怨愤。前一
句“团圆聚”要唱出适度的温馨感,后一句情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绪急转,演唱时应有“融神六月寒”之感,与
前一句形成非常强烈对比。前一句的动作设
计可以以写意为主,双手从下方向上相合于
谈民族声乐形体表演胸前;后一句,一手放下,一手向前上方,手
[摘要] 形体表演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歌曲《孟姜女》的演唱是一心向上遥指前方,并在“造”字重拍处形成节
个在形体表演上富有风格变化的范例,该曲演唱时的形体表演设计综合运用了各种舞蹈点,以示强调,眼神由前一句的温暖有神转
等动作,体现了形体表演动作设计的风格及精练性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借鉴舞蹈艺为后一句的哀怨、无神、暗淡。
术是民族声乐形体表演动作设计进一步发展的三个重要方向。第二段情绪为朦胧期待。“夏夜里银河
飞流星,那是牛郎会织女点燃的红灯笼”这
[关键词] 《孟姜女》民族声乐形体表演两句,眼神以在前上方由左至右(或相反)虚
拟缓慢地扫视为主。这一动作类似于电影拍
摄时的长镜头。在唱后两句“孟姜女望长空,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形体表演泛指听众的审美趣味。眼眼雾濛濛,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时,可
演唱中四肢五官的动作表情,借用京剧“手、根据民歌由刘麟编词,王志信编曲的艺重点强调“何日能重逢”的问询语气,双手在
眼、身、步、法”来概括较全面。它是演唱中诉术歌曲《孟姜女》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民右(或左)前方作芭蕾第六手位姿势,同时,
诸视觉的审美内容,同声音一道构成完整的族声乐作品。一方面它的题材(词•曲)来源于眼随手转,向右(或左)前方作凝视远方翘首
舞台形象,完成演唱的二度创作,以达到刻传统的民歌小调;另一方面,它的演唱表演风以盼状。这种手势是戏曲中常见的写意性动
画艺术形象、表达作品情感、描述作品意境、格又结合了时代发展的特点。本文以艺术歌作,可以渲染出孟姜女对丈夫强烈的思念之
展现作品风格的目的,其媒介是表情肢体语曲《孟姜女》的表演为例,分析民族声乐形体情,散发着强烈的舞台艺术魅力。
言。表演动作运用的风格特点,并希望从中归纳第三段情绪为凄凉、激切。演唱者情绪
这种表情肢体语言在演唱中起辅助出民族声乐形体表演的发展走向,对民族声越来越激动,前面眼神以激切、关爱、深情为
作用,但又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乐艺术的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主。最后一句“絮进寒衣伴君行”结束处,可
的。《毛诗》序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一、艺术歌曲《孟姜女》发展演变用单手托掌前伸定型,以表执着、坚定之意,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不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起源秦朝,其为后面激情的爆发起铺垫作用。
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传说在以后的民间歌曲、说唱、民间戏曲及第四段情绪变得越来越激切,悲剧性越
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民间器乐中都有表现。“据考,最早的一首当来越强。“大雪纷飞北风疾⋯⋯不知丈夫在
言简意赅地揭示出“咏歌”、“舞”、“蹈”皆因是西汉刘向在其《列女传•贞顺传》中记载的哪里?在哪里?”这短短地几句描述了孟姜女
“情动于中”的原则和三者递进互补的关系。《杞梁妻》
从艺术歌曲_孟姜女_谈民族声乐形体表演.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