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八个专题:张爱玲散文研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点篇目为《烬余录》、《童言无忌》、《私语》、《我看苏青》主要参考文献:1、余斌:《张爱玲传》;2、王安忆:《世俗的张爱玲》(论文)主要讨论题:1、张爱玲虚无否?2、“日常生活”对于张爱玲的意义;3、张爱玲的人性观张爱玲散文分类:(余斌)。(一)私语:《烬余录》、《童言无忌》等。(二)“张看”:《中国人的宗教》、《中国的日夜》等。有许多是融合的:《我看苏青》。《烬余录》 1一、为什么港战的时候大家都忙于结婚、忙于吃东西?“寒噤的黎明,什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住。回不了家,等回去了,也许家已经不存在了。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像唐诗上的‘凄凄去亲爱,泛泛人烟雾’,可是那到底不像这里的无牵无桂的虚空与绝望。人们受不了这个,急于攀住一点踏实的东西,因而结婚了。”《烬余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战争把人的生命压到最低层面,人们只能在食色、家庭基本层面上寻求心理满足。《烬余录》 2二、如何评价以下两段话:“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我恨这个人,因为他在那里受磨难,终于一房间的病人都醒过来了。他们看不过去,齐声大叫:‘姑娘。’我不得不走出来,阴沉地站在他床前,问道:‘要什么?’他想了一想,呻吟道:‘要水。’他只要人家绘他点东西,不拘什么都行。我告诉他厨房里没有开水,又走开了。”《烬余录》“这人死的那天我们大家都欢欣鼓舞。是天快亮的时候,我们将他的后事交给有经验的职业看护,自己缩到厨房里去。我的同伴用椰子油烘了一炉小面包,味道颇像中国酒酿饼。鸡在叫,又是一个冻白的早晨。我们这些自私的人若无其事地活下去了。”《烬余录》《烬余录》3“……但就在这看似平淡的文字下,分明让人感觉到一颗战兢兢的、瑟缩发抖的心。在她的眼里,那个病人身上笼罩着‘死’的影子,……他的存在却使她看到自己依旧还处在一个永远含有威胁的空间,他的苟活就是他内心恐惧感的源泉。”(宋明炜,《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第109页)“从隐喻的意义上来看这里‘生’和‘死’的精神之战,‘生’对‘死’无论采取何种冷漠的态度,都是可以理解的。而‘生’在‘死’的面前的炫耀、贪婪、自私,正是‘生’用以抵抗‘死’的威胁的惟一方法,不如此,‘生’就无法在‘死’的包围中获得生存的希望与力量。同时,‘生’对‘死’的逃避,也反映了‘生’的脆弱——它与‘死’的任何接近与联系,都可能导致‘生’在一瞬间的崩溃与毁灭,这与张爱玲所抱有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一致的。”(刘锋杰《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第388页)《烬余录》4“时代的车轰轰的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橱窗里寻找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到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烬余录》《烬余录》5张爱玲着重写的是“我们”、“我”这些平常人在死亡胁迫面前的心理无力。她着重于在战争、死亡这一极至生存境遇面前的人性探索,并不着重于道德探讨。她确认的是人的平凡性、软弱性。《烬余录》6这既以平凡、不高尚的人性认可抵御了宏大历史叙事,但也充溢着苍凉。“张爱玲与五四的关系是:选择了它的个性解放这一最高目标,将这一最高目标放置在自己的肩头,负荷它蹒跚前行。张爱玲与周作人为代表的五四精神倾向更加一致些,以其对个体的特别重视,对心灵体验的特别维护为特色。从确认五四文学的那种宏大的集体叙事倾向转向发掘五四文学的那种微小的个人叙事倾向,成为张爱玲与五四相联接的一种独特的精神途径。张爱玲的长处是建立在对五四文学的选择与再创造的基础之上的。”(刘锋杰《论张爱玲的现代性及其生成方式》)《烬余录》7三、《烬余录》中的人性批判和战争批判苏雷珈与服装的关系;艾芜林吃得特别多;佛朗士被枪杀。

第八个专题:张爱玲散文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