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教案频道与你分享! 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一)狐狸和乌鸦阅读课教案伊索寓言里的狐狸狐狸和乌鸦(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老朋友,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2、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待会儿我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2、谁来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指名交流)原来是这样,狐狸看中了乌鸦——嘴里的肉,可是乌鸦站在高高的树上,他馋的直流口水,想吃掉乌鸦嘴里的肉。(三)精读理解课文内容。1、你知道狐狸是用什么方法吃到那块肉的吗?读课文2-5狸说的话。2、自主读书,画线。3、讨论交流。一、体会“亲近”。第一次,狐狸是怎么说的?出示:“亲爱的乌鸦,您好!”1、听了狐狸的话,你有什么感受?2、你从哪些词感受到狐狸对乌鸦的有礼貌、尊敬(您、亲爱的)你会对谁说亲爱的?(妈妈、爸爸、长辈)亲密的人,喜欢的人用亲爱的,对老师和长辈才会用您3一转,他的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被你看到了,从这个动作你能看出他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吗?4、你能把狐狸的心思读出来吗?这样说能吃到嘴里的肉吗,加上动作来读一读好吗?2-3个5二、体会“关心”。1、狐狸没有吃到肉,又对乌鸦说——谁来读?如果读书的时候能多多关注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你就会读得更好!狐狸先生我想采访一下你,刚才没有吃到肉,你的心情怎样?那你为什么还要笑着说呢?2、原来你的笑容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呢,像这样装出来的,有目的地笑容,就叫做赔着笑脸。再读。3三、夸赞羽毛漂亮,嗓子好,奉承乌鸦。1、两次都没成功,狐狸放弃了吗?他又对乌鸦说——谁来读?2、狐狸的话是真是假?你怎么知道?朱老师带你们听一听。听!麻雀是怎么叫的?乌鸦呢?狐狸果然说的是假话。我们把夸赞别人的假话叫做——“花言巧语”。谁再来读读狐狸的花言巧语。3、结果怎样?4、这时候,狐狸还听他唱歌吗?他干什么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四)回归课文,整体感悟。同学们,这只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狡猾)你们想对这只狐狸说些什么呢?最后我们一起分角色读读这篇课文,记住这狡猾的狐狸。男生读旁白,女生读狐狸,朱老师做乌鸦。年迈的狮子和狐狸一、导入新故事。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我们前段时间读了这本书,发现有很多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其中的另一个故事《年迈的狮子和狐狸》。师读。二、自读故事,畅谈感受。想自己读读吗?请你自己读故事,待会儿说一说,这个故事中的狐狸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完了吗?这个故事中的狐狸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谈狐狸】1、聪明:你是从哪看出来他聪明的?他识破了狮子的圈套。2、狡猾:他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你们想听听朱老师的观点吗?是啊,如果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对的地方,那就是聪明,如果把自己的智慧用在错的地方,那就是狡猾了。3、你们瞧,同样都是狐狸,但是他们的性格特点可以是不一样的。作者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可以赋予狐狸不同的性格。你在伊索寓言中还认识了怎样的狐狸呢?你能给我们说一说。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只性格各异的狐狸,在伊索寓言中,许多动物也像狐狸一样在不同的故事中反复出现,课后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书,选择一种动物,去探寻它在不同故事中会具有哪些不同的性格,在下周的读书交流会上我们再来交流讨论。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二)公开课《狐狸和乌鸦》教案《狐狸和乌鸦》教案陈思教学目标1、能看拼音熟练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题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感悟课文,体验情感。3、充分利用彩色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爱听奉承的语言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狐狸和乌鸦》。看,乌鸦来了(出示乌鸦图片),同学们,你从他的打扮上可以看出它是一位()。它找到了一片肉,可高兴了。它会想些什么呢?2、这时候一只狐狸(出示狐狸图片)出来找吃的,它看到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它怎么样?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狐狸特别想吃那片肉,它会想些什么办法来达成目的呢。课文第2——5自然段就写了这个过程。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思考(出示自读要求:课文写了狐狸和乌鸦的几次对话?每次对话前狐狸是什么样的表情?乌鸦的反应又是什么?)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2—5自然段1、学习第一次对话(
狐狸和乌鸦原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