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油站遇到苏格拉底.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韩良露世界上有一种阅读的原型,在不同的时代会出现不同的化身。这种阅读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为它反映了人类内在最深沉的心灵探索,就是寻找人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这种阅读都以英雄的冒险故事(SAGA)出现,因此不管是希腊时代荷马的《奥德赛》,中世纪《亚瑟王与巫师梅林》的传奇,或这些年畅销全世界的《哈利波特》及《魔戒》,都不只是关于英雄在现实世界的冒险,最重要的内容反而是英雄心灵成长的旅程。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是他打赢了多少外在敌人,而是他最终是否可以战胜自己。在我成长的青少年时期,赫尔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曾经是全世界不少年轻人的心灵圣经。后来我旅行世界各地时,发现在每个年代的年轻人群体中都会出现几本“秘教书”(cultbook),靠着年轻人的口耳相传成为畅销书,之后再成为经典。这些书都曾陪伴年轻人的心灵成长,教导他们如何面对世界。这些书最终的归属都不会像这世界上的许多书籍一般,落脚于书架的尘埃之中,随着时间被遗忘。这些心灵圣经永远在记忆的殿堂之中,祭放在独特的圣土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旧金山时,经由伯克利大学友人的介绍,读到了当年轰动全美国、畅销了百万册的《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这本书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作者丹·米尔曼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二是那位荒诞有趣、却时时句句真言、灵光涌现的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昵称的苏格拉底,被他视为上师;第三位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伊,代表着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产生很愉悦的体验,有一种有人正在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随着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作者之所以会用加油站工人的职业与苏格拉底的外号来描绘他的心灵导师,自有其喻意。加油站工人是很平凡的工作,但为汽车加油,使其能跑却是非常重要的事。大家往往知道该为车子加油,却忘记自己的心灵如果不加油,也就不能跑了。许多人的心灵都有如停在身体停车场内忘了加油的报废车,但我们该如何为心灵加油呢?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一书中,苏格拉底教导的方式不是告诉你该去做什么,苏格拉底不是一位给答案的上师,他的方式是让学生察觉问题所在,懂得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再自己去寻找答案。书中苏格拉底的原型,当然是来自古希腊的圣哲苏格拉底。这位在雅典市集上到处问人问题的思考者,认为人在世上最重要的生命目的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古希腊特尔斐的神喻,而在另一彼岸的印度,圣哲释迦牟尼提出的生命功课也是“自我觉察”,觉者即佛。觉察什么呢?我们在书中看到这位身为奥运选手的叙述者,从永远计划着下——步要完成什么目标的人生观中缓慢下来,懂得在慢活的状态中察觉到什么是此时此地(here&now),慢慢懂得了活在当下当刻。但活在当下当刻,并非止水的状态,而是风动的现象。我最喜欢书中苏格拉底的身教常常以风为暗喻,宇宙风生水起,风向永远在变,能闻风起舞的人才懂得跳出曼妙之舞。《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曾给予过二十多岁的我生命的启不。如今重读,才发现这本书不只适合青年人读,更适合中年人读。青年人随风出征,中年人随风而立,老年人随风而逝。在不同的生命情境之中,阅读此书自有不同的心境与领悟。答案在风中。序一本改变生命的书这本书曾触动无数读者的生命,也在我无从预料的各个方面,改变了我的生命。事情始于1966年,当时我就读于伯克利大学,一连串遭遇带着我跌跌撞撞走上明暗不定、出乎意料的旅途。我的生活变成一场历险,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主人翁的遭遇不无相似之处,爱丽丝一不小心跌进兔子洞,从此进入一个有着不同的现实与规则的天地。本书是自传体小说,真实和虚构被揉为一体,以便提醒我自己及我的读者,生命其实有更大的愿景,更高的可能性。在本书所记述的事情过后,紧接下来的好几年,我周游列国,同时深入我心与灵最隐密的角落。我想明白我究竟学到了什么,因而求拜数位师尊门下,潜心修习。在那段期间,我和妻子乔伊斯结婚成家,做过好几份差事,直到我找到使命所系,学到在大学里和修行道场中都没有的课程。这使人谦卑的课程,只有在日常生活这所学校里才找得到。我原本并不打算当作家或讲师,可是我有故事要讲,有学习心得要与人分享,因此我一路走,一路学艺,需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本书花了十年工夫才成形,手稿完成后,我投给几家出版社,他们看也不看就退回。其中一份退稿信的信封上,用图章盖了一行字:“本社仅收受经纪人递送之稿件。”我查阅电话簿,找到旧金山的拉森波玛达经纪公司。迈克尔和伊莉莎白认为这本书颇有潜力,同意把稿子送出

在加油站遇到苏格拉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ejja93
  • 文件大小327 KB
  • 时间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