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伤寒论讲义6.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 麻黄汤证兼证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 去节桂枝二两, 去皮生姜三两, 切甘草二两, 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提要]
太阳伤寒兼太阳经气不舒的证治。
[释义]
⑴太阳病,无汗恶风――言太阳病,并无汗出而恶风,是属太阳伤寒证。
⑵兼项背强几几――寒邪外束,经气不舒,津液阻滞不能敷布,太阳经脉失养所致。
主证:太阳伤寒表证兼项背强几几。
治则: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方药:葛根汤
方义:桂枝汤加麻黄――增强发汗祛邪的作用。
加葛根――升津舒经,助麻黄桂枝解表。
*证属太阳伤寒的兼证,但不用麻黄汤加葛根,是因为麻黄汤为发汗峻剂,恐过汗更伤其阴,有碍升津濡经之故。
方歌:
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二十效堪嘉,
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葛根汤与麻黄汤证的鉴别
葛根汤证
麻黄汤证
共同点
同属风寒外束,卫营郁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
不同点
风寒外属,太阳经输不利,以项背强几几最为突出。
虽有头项强痛,但其程度较轻,且因肺气不宣,而有气喘。
鉴别要点
项背强几几,而无喘。
喘而项强较轻
葛根汤证与桂枝葛根汤证的鉴别
桂枝加葛根汤证
葛根汤证
共同点
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输,而致经气不利。
不同点
腠理疏松,复感风寒,卫外不固,营卫不调,故汗出而恶
腠理致密,风寒束表,卫阳被遏,故无汗,脉浮紧
鉴别要点
自汗,脉浮缓
无汗脉浮紧
[现代临床应用]
①聂氏归纳葛根汤的应用范围:本方用于痉病初期获效,慢性气支气管炎、肺炎初起,肩凝证,风湿痹痛,中耳炎,副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见有本方证者
②蔡氏报告,用本方加减治疗乙型脑炎初期1∼2天时以解表散热为主;中后期则清热解毒,熄风镇痉,养阴法治疗10例,结果治愈9例。
(,)
③日人今西一郎,常用于上半身炎症发热,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上半身的疼痛,并认为发热时的肩凝,慢性肩凝有可贵的疗效。
④治疗颈肌风湿证,涂氏报道以葛根汤为基础方,随证酌加防风¡¢秦艽、羌活、独活、白术等,获满意疗效。作者认为葛根汤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行,解肌发汗,舒筋缓痛作。
⑤鼻炎:据虞氏报道,且本方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余某,男22岁。常患感冒,继而眩晕,前额胀痛,咽痒,鼻塞,喷嚏,流涕症2年余。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曾用中西药及针灸效果不显。证见头眩头胀,鼻干塞,嗅觉不灵,苔薄舌根稍黄,脉滑。方用葛根汤:葛根15克,麻黄6克,白芍10克,桂枝6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大枣12枚。水煎连服25剂。诸症消失。(,1986(6):21)
⑥下利:刘氏认为葛根汤治疗痢疾的疗效远远优于
“逆流挽舟”的人参败毒散。治泄泻,包括急性肠炎,甚至对某些慢性肠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83年)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①,筋惕肉瞤②,此为逆也。(38)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③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词解]
①厥逆:指手足冰凉。
②筋惕肉瞤:肌肉跳动。
③温粉:《伤寒论》中无温粉的记载。后世的所载也不尽相同,关于温粉的方有以下几种。
ⅰ.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姚大夫辟温病粉身方为:芎穹、白芷、藁本三物等分,下筛内粉中,以涂粉于身,大良。
ⅱ.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的温粉方为:煅牡蛎、生黄芪各三钱,粳米一两,其研细末,和匀,以稀收绢包,缓缓扑于肌肤。
ⅲ.《孝慈备览》扑身止汗法是:麸皮糯米粉二合,牡蛎、龙骨二两,共为极细末,以疏绢包裹,周身扑之,其汗自止。
[提要]
指出太阳伤寒兼里热证的治疗及大青龙汤的禁例。
[释义]
分二段释义。
第一段从“太阳中风………大青龙汤汤主之”。言大青龙汤主证及治疗。
⑴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证属太阳伤寒表实证无疑。
⑵不汗出而烦燥――伤寒表实证是无烦躁症。“烦躁”的烦是心烦不安,躁是手足躁扰不宁,是热郁于里,扰乱心神所致。烦躁是由烦致躁动不安。是寒邪在表闭郁而不解,阳气亦郁遏而不宣,进而化热所致。
从仲景在解

伤寒论讲义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实用文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