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代作家简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代作家简介(徐昭辰整理)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改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学者兼诗人。提倡“经世致用”有关民生之实际学问,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诗学杜甫。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著作。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是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关心天下安危,以学术经世,强调诗写现实。“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其诗感情真实,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其代表作《山居杂咏》。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后归隐于衡阳石船山的著述终,人称船山先生。其论诗“以意为主”。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代表作《落花诗》一卷、《正落花诗》10首、《续落花诗》30首、《广落花诗》30首、《寄咏落花》10首、《落花诗体》10首、《补落花诗》9首,共99首,仿效屈原《九章》以抒写自己亡国之痛。一生著作甚丰,有《船山遗书》、《薑斋诗文集》、《薑斋诗话》等。吴嘉纪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明灭时27岁,亲眼看到清兵南下沿海居民遭屠杀的情景,于是绝意仕进,隐居东淘,布衣终身。诗歌极写兵燹灾荒和民生疾苦,《临场歌》描写淮南产盐地区的阶级压迫,对封建官吏鱼肉盐民的情况加以揭露,对广大盐民的悲惨生活表示同情。《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屈大均屈大均(1630——1696)字华夫,号翁山;广东番禺人。清兵入粤时,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失败后周游各地。力图恢复,曾北游关中,山西,与顾炎武交。明亡,削发为僧,中年还俗,更名大均。他的诗有鲜明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因遭清廷严禁。其诗兼学李杜,风格高浑雄肆、慷慨有奇气。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著作《翁山诗外》、《翁山文外》,乾隆时灭毁,清末始刊行。钱谦益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常熟(江苏)人。其思想性格复杂,其身即具晚明文人纵诞习气,又在维道德之严肃。本以“清流”自居,却又因热衷功名屡陷政治旋涡,谄事阉党,降清失节。降清后又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反复无常之尴尬,造成其心理苦涩,又为明遗民所斥责,亦为清王朝所憎厌,其正反映明清之际一些文人矛盾的人生态度。他著作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钱之诗,将唐诗华美之修辞,严整之格律,与宋诗之重理智结合,主张写诗要“有本”即有性情,又有学问。其代表作是晚年仿照杜甫七律组诗《秋兴八首》并步其韵写作的《后秋兴》大型抒情组诗,全诗有七律13组,每组8首,共104首,命题为《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简称《后秋兴》,编入《投笔集》。吴伟业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左庶子,为复社成员。著有《梅村集》。吴伟业以唐诗为宗,五七言律具有声律妍秀,华艳动人之风格,而最大贡献在七言歌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他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吸取白之《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重在叙事,铺以四杰、温、李之情韵,融之明传奇之戏剧性,形成其叙事诗之独特风格,“可备一代诗史”。“梅村体”叙事诗有百首,如《圆圆曲》、《听女道士玉京弹琴歌》、《琵琶行》、《临淮老妓行》、《楚两生行》、《永和宫词》等,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来的叙事诗创作起了很大影响作用。袁枚称:“公集以此体为第一”。赵翼评:“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推为近代中之大家”。(《瓯北诗话》卷九)吴伟业以名诗人兼作戏剧,撰有《临春阁》、《通天台》(杂剧)和传奇《秣陵春》。都是“借古人之歌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爱借古人之性情,而盘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为李玉《北词广正谱》作序)王士禛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出身世家大族,钱死后,王士祯成为一代正宗。他论诗以“神韵”为宗。王士禛曾编选唐人律绝为《神韵集》。晚年又编选《唐贤三昧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所谓“神韵”,就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要求“清幽淡远,风致清新,语言含蓄。”其成名作是24岁在济南大明湖所赋《秋柳四首》在大江南北传诵。其在南京作《秦淮杂诗》20首(之一),较有影响。查

清代作家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