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税费改革我的心路历程——致礼农村税费改革十周年1994年,我参加工作起就穿上了农税制服,2002年9月,农村税费改革高峰期过,离开农业税收岗位,2009年又回归农税系统至2012年,在农业税收岗位已整整工作12年,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浸透在农业税收岁月的皱纹里,我从一个初出校门、胸怀梦想、斗志激扬、抱负远大、留郭富城头、着牛仔装的二○青年积变为四十不惑、沉稳务实、眼露疑虑、少言寡语、偏爱深色正装的中年人。今年是农村税费改革10周年,我那诞生在火热紧张税改工作中的儿子也10岁了,在阴雨连绵的伤秋十月,我独坐案前,感慨万千,那渗透着汗水的记忆不自觉流淌脑海,那情那景那事突然涌上心头,充溢胸腔,不吐不快。越是艰苦火热的工作越是难忘,越是具体越是深入,越是难忘越是刻骨铭心。2001年3月,我们渭滨区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启动,我是农业税收会计和出纳,是最主要的业务骨干,是农税局机关从事农业税收工作时间最长的年轻同志,日常业务工作、综合文字材料和服务工作的重担全压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多亏咱没有媳妇、没有孩子,又有父母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真是倾尽全力,敢于担当,同时也觉得自己是财政局最年轻的支部委员,全市较年轻的县区一级税收会计,本区的税改工作在自己既搭台子又唱戏的情况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年轻人的荣誉感油然而生。看着自己亲手起草的税改方案以区政府名义印成红头文件,自己怯生生的走进书记、区长办公室,呈送上日夜操劳、加班加点,几经修改成型的一套税改测算表签了上书记、区长的名字,自己感受到了莫大的肯定,莫大的鼓舞,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真是毛头小伙子,按不住板。还真是年轻、精力旺盛,除过业务工作、综合文字材料外,我还自加压力,搞起了税改宣传工作,先后在《中国财经报》、《陕西日报》副刊《星期天报》、宝鸡经济广播电台刊发或报导了我区税改工作。啥叫津津有味、乐在其中,我那时体会得非常深刻。2001年4月,全国税改工作因故暂停,一年后,2002年4月又重新启动。2002年4月16日是难忘的一天,是兴奋的一天,是紧张又放松的一天。那一天,在原省国资局驻地办公的省税改办,我在带队的区级领导们注视下,准备充分,从容应对,表现出了业务精熟的强大气场,甚至人家刚一提某个问题,我就能从起源、发展、存在问题、现在情况一口气说完,结果,我区税改方案和测算套表在全市十二个县区中第一个获得通过,同时就连我区的资料完整,装订规范也获得称赞。区级带队领导非常满意,脸上太有光了,不到上午10时30分,住处也不回了,直奔朱雀门内的万紫千红大酒店,喝庆功酒。那一刻,两年来的紧张、压力顿时而消,一块石头总算平稳完美落地,两行热泪悄然而落,是喜悦、是委屈得到抚慰,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当区上领导向我敬酒,表扬我时,我一个年轻小干部纯朴的心理感应是:我把人活成了。我拿着酒瓶也大敬特敬领导,表现得相当抢眼,完了,好一场大醉,醉在了四月的春风里。一滴水能够反射太阳的光辉,一粒沙能够窥见世界的广漠。幸福喜悦的荣光难掩艰苦追求的孤单寂寞。我奋斗过,工作有了成绩,我付出过,一切无怨无悔。但深刻的记忆却不因时光的流逝洗刷而褪色,虽经历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往昔的情景却愈加清晰的浮现脑海,一幕幕视频重现眼帘,是那样的真真切切,仿佛就在昨天,我真的难以释怀。2001年4月初的一天,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在工作,中午都没有停,吃了送过来的炒面,晚上7
农村税费改革 我的心路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