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美术中的比例 |人美版(2014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术中的比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编辑指导思想本科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完成一件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非常重要。正是有了这些精心设计比例关系,人民才创造出一件件艺术精品。完美的比例关系还能够帮助艺术家合理地传达出准确并富有美感的信息。引导学生认真感悟比例在美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比例最早出现在教学中,美术中的比例是指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在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都存在着比例,不同尺寸和数量的变化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本科除了注重学习美术中比例的知识概念,还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反思的学习过程。教师要认真体会教材编写意图,为学生设计思考、讨论、体验、探究、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实践,逐渐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材版面分析教材第13页首先展示的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它是中国山水画的典范。虽然画中的比例没有数学中的那样精确,但是山、石、树、人、物的大小对比,使人顿感山之雄伟。在中国画中,早有“丈山、尺树、寸马、豆人”的绘画法则,正是有了这种源于人们意念中的比例关系,我们才能在尺幅之间收录雄奇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欣赏此画时,重点放在欣赏大与小对比产生的空间感上,使学生对比例有初步认识。教材第14页展示了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运用“黄金分割比”的经典建筑。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探究的学习活动。欣赏、分析、感受其比例的美感。第15页是对“黄金分割比”的体验、实践和评价环节。尝试找出艺术作品中存在的“黄金分割比”,设计一个比例关系适宜且装饰美观的花瓶。围绕艺术实践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通过多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知觉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大多数学生知道比例来源于数学,甚至有些学生知道“黄金分割比”,但是,他们对于生活和艺术作品中蕴藏的比例关系知之甚少,对于怎样运用这些比例知识也不是很清楚。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理解和运用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仍存在一定难度。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比例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呢?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从比较两件物品,找出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入手,再以一件艺术作品或生活中的物品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其中蕴藏的比例关系,以此降低本科的难度,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一、教学目标::,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和艺术作品中比例的美感。知道“黄金分割比”学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运用“黄金分割比”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根据所学“黄金分割比”的知识,设计一个比例关系适宜且装饰美观的花瓶。、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比例这一形式美法则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意识,树立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二、学者分析:该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感受“黄金分割比”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美术中的比例 |人美版(2014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0377****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1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