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数学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写一些什么内容呢?不同人有着不同看法,不同课也有着不同内容。我个人觉得写数学教学后记应该从学生学得怎样与老师教得怎样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反思与小结。一、从学生角度来写教学后记 ,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教师成为学习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这一节课后,我通过认真反思,在教案中用红笔写下:①本节课以故事引课,增强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热情。以问题为纽带,通过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由特殊(自然数前50项与)到一般(自然数前几项与),再到一类(等差数列前几项与),循序渐进。②我对高斯做了一个简单介绍:高斯幼时家境贫困,但聪敏异常,当高斯9岁时候,他用很短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求与。他所使用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与101数列求与为(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③通过类比高斯配对求与方法,借助几何直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对问题进行层层递进剖析,使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掌握了等差数列前几项与公式,从中深刻领会推导过程所蕴涵逻辑推理方法与数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深刻性、尖锐性与批判性。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三个问题体现了剖析、解决问题一般思路,即从特殊问题解决中提炼方法,再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般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层层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剖析,尤其是借助图形直观性,学生“倒序相加法”思路获得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引导恰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地位。 ,是教材内容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好见解。在课堂上,当学生“创新火花”迸发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同学中也有一部分爱动脑筋,所以发挥他们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把他们好方法都一一介绍出来,并说明此题是谁做,这样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积极性,而且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习方法与思路,这些难能可贵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补充与完善,能拓宽教师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在讲“直线与直线方程”这一节时有道题目:已知两点P(-1,1).Q(2,2),若直线l:x+my+m=0与线段PQ没有公共点,求m取值范围?一般思路是发现直线l过一定点M(0,-1),通过数形结合,画出图像,求出MP,MQ斜率,列出-2≤-1m≤32,从而求出m取值范围。讲完后,学生在整理时候,有学生提出,要想直线l与线段PQ没有公共点,只需P,Q两点在直线l同侧,可以从线性规划角度考虑列式:(-1+m+m)(2+2m+m)>0,进而求出m取值范围。此法简单而不易错,效果很好。课后我记录在教学后记中,而且就自己反思内容与看法与同事进行交流与剖析,同事们都觉得很好,纷纷到班上补充讲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往往是一节课重点与难点。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这样一道题:求经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直线方程。某
如何写好数学教学后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