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是一个工具性学科,以其严格量化数据与严密逻辑关系来描述各种复杂关系,成为人类剖析世界奥秘重要工具。小学数学作为一个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有着很重要地位,它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有重要作用。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使用工具能够提高办事效率,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强化教学工具使用,以创新眼光发掘教学工具意义,在教学中引入教学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与解决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轴、直尺、方格纸、百格图、坐标系都是基本教学工具,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利用好这些工具,小学数学课堂就可以逐步摆脱“教师讲、学生想”抽象模式,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灵活。接下来,笔者将着重对数轴、方格纸两种数学教学工具使用策略作一些介绍。一、数轴运用数轴作为数形结合最佳典范,在帮助小学生认识数学基本知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轴概念,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数字。数轴上数字是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借助数轴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字顺序认识,从而找到数字排列规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之外,也可以表示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数轴发现数与数之间规律。例如,数轴上同一个点可以表示不同形式数,借助这个功能,帮助学生学会分数与小数之间相互转化,从而加深对小数、分数、百分数等不同形式数理解。第二,利用数轴,可以快速进行简单数学运算。数轴是把数字以形象直观方式呈现在图中,让数学运算能够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中,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加减法概念,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加减法基本概念之后,可以教习小学生在数轴上进行加减运算:在教“2+3=?”时候,教师可以画出一个数轴,让小学生在数轴上找到“2”,再启发学生从“2”这个点开始往右边再数“3”个单位,这样同学们很快就能得出答案;在讲解“3-1=?”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到“3”这一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往左边数一个单位长度,得数自然就明了了。在学习完这些基本运算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轴理解,并且使学生能够明白加与减不同推算规律。此外,在学习乘法运算时,也可采用相似方法,例如在教学“2×3=?”时,教师可以将它转换为三个以“2”为单位长度距离相加。借助数轴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形象直观图像理解抽象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在数轴上“移动”“跳跃”形象特点会加深学生对运算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第三,帮助小学生直观地在数轴上比较大小。数轴上数都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所有数都是右边大左边小,利用这个规律,学生就能很直观地明白数大小。除了整数,在比较分数、小数之间大小时,也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它们对应点,准确地对它们之间大小关系作出判断,而且还可以通过数轴上两个数之间距离来判断数值之间相差多少。第四,数轴与数轴组合而成平面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方向与准确定位。教师在教授“确定位置”方法时,可以将数轴看成一个平面坐标,如此一来,很多位置可以一目了然:将两个“0”点重合,上下左右位置对齐,从而组成一个垂直坐标系,坐标系上方向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再去确定一个点位置就显得容易多了。第五,运用数轴认识时间概念。数轴上一个个点就是钟表上显示时刻,任意两个点之间距离都有其特定时段,这样讲解能够让学生轻松明白时间与时刻是不同概念
数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