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模范人物弘扬道德传统材料一: 2007 年9月 20 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李明素等 53 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等 254 名同志荣获“全凡而伟大的“凡人善举”,为当代中国社会树起新的道德标杆,展示了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材料二: 2007 年 11 月 15 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潍坊义工在行动。潍坊义工联合会的发起人是一个网名叫卓韵的女士,他们是通过网络自愿报名组织起来的,现在已有 600 多人,潍坊义工通过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参与,现在已经帮助了 70 多名贫困学生, 援建了 4座学校的爱心图书阅览室。潍坊义工的事迹被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爱心热潮。材料三: 2008 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 2007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获得“感动中国 2007 年度人物”荣誉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悉心侍奉亡妻家人 33 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 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此外, “感动中国 2007 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发团体表达了特别敬意。 1、每个人都要提升生命的价值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5、我们都应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6、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创业精神 1、各类模范人物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 答: ①情系祖国、情系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 ②热爱祖国,敬业奉献,乐于助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恪尽职守的高尚职业道德; ④自尊自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品质等。 2、宣传这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 ④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青少年如何向模范人物学习? 答: 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成才; ②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发扬奉献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不畏困难、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人; 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4、结合材料三回答: “感动中国 2007 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 ①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钱学森、钟期荣、胡鸿烈他们为我国的科教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坚持推进上述战略的实施,才能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②要自觉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因为他们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安全、温暖、和谐、更加充满希望。③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李剑英、孟祥斌为了尊重他人、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不惜牺牲自己,同样谱写了生命的赞歌。 5、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材料二,目前我国的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达 2511 万;从 1993 年到目前为止,全国累计已有 亿人次的志愿者为全社会提供了 61 亿小时的志愿服务。(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行列中来? 答: ①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②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已深入人心;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取得成效等。(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付出怎样的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 (3)你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最重要的是具备什么精神? (4)热心公益、服
学习模范人物弘扬道德传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