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反转新闻形成的再思考.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反转新闻形成的再思考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后真相时代。人们常感叹我们生活在后真相时代里,其报道的新闻事件不断被反转,曾经被遭受言语攻击的唾骂对象,转而成为人们关心同情的主体,在分析反转新闻的成因时,虽然媒介技术的发展是造成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待媒介技术对其的作用。关键词反转新闻;媒介;刻板印象;麦克卢汉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9)19-0059-02 1事件概述自2019年6月12日起,许多媒体对有关“一个芒果引发的下跪”事件的报道中,大多以丑化“顾客就是上帝”的视角,来表达对圆通快递员的同情,而忽略顾客有理有据之事实,对该事件进行大量片面且带有刻板印象的不合理报道。经过后来的全面调查中却发现,顾客的“刻意为之”有理有据,其严谨的态度是在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正当的权益,而非“胡作非为”。在整个事件的发酵过程中,由于快递员下跪一举动,更招致了民警的出动,民警在听取快递员一面之词后为其出具“证明”。“证明”瞬间走红网络,公众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媒介疯狂转载并评论,诸家新闻媒体据此“证明”对该事件进行大量报道,致使事件产生反转。原来的作恶者(顾客)随后成为大多数公众理解、支持的对象,而原来公众怜惜的同情者却遭遇唾弃。 2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 :“新闻中存在的信息碎片化,会影响受众对新闻的真正了解。”碎片化信息是指把报道和事实分离,使事件变成没有过去和将来的“独立发生体”[1]。在“一个芒果引发的下跪”事件中,前期报道主要以“一个芒果”为主導线索,而忽略了圆通快递伪造邮政快递及欺骗消费者不讲诚信等行为。以快递员单方陈述的她为“一个芒果”事件所做出的诸多努力,快递员对待工作令人“敬畏”的精神等碎片化信息的片面报道上,把报道与事实间离出来,对事件中的所有涉事方不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导致事件出现后来的反转。 《舆论》中提到:“我们总在认识世界之前就被事先见知世界的模样;我们总是在切身历经某件事之前先对其进行想象。”在该新闻事件的前期报道与评论中,不论是媒体报道者还是公众都先将事件预知,以碎片化的信息为基础,以民警出据的“证明”为线索进行大量的前期片面报道,主观臆断地先将事件进行想象,将事件中的顾客判定为有意为之的刁钻者,而快递员的形象令人心生怜惜,使得公众为其伸张正义,由此便为该事件后来的反转埋下伏笔。为什么我们常使用刻板印象来认知事物?李普曼在《舆论》中这样解释:“出于节约成本的考量,由于我们要从头开始并体察入微地认识所有事物,却又由于精力不济而无法将其归入各种类型。”[2]在该事件中,新闻工作者以对顾客存有的刻板印象来报道该事件,从一定程度上出于追求节约成本、节约精力,因为在媒体融合的新媒体时代中,各媒体单位间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对新闻事件报道的时效性要求不断增强,而每日海量的稿件处理,加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真实客观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因素等,导致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先行使用“节约成

对反转新闻形成的再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