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要求 5四、增大截面加固施工工艺 6五、安全保证措施 10六、成品保护 12七、附表 13宝地·太阳广场框架柱加固方案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13G311-1《砼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62-2008钢筋工程参国家标准11G101-1设计变更图纸:二、工程概况根据设计变更,框架柱需进行加固处理。本工程针对框架柱进行加固。通过增加柱截面积的方式,对框架柱进行加固处理。详见下图:新增纵筋与梁相交做法新增纵筋与梁平齐时做法三、施工要求1、材料要求:混凝土:C5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所掺的粉煤灰应为Ⅰ级灰,且烧失量不应大于5%。钢筋:HPB300级钢筋,HRB335级钢筋,HRB400级钢筋。植筋胶:应符合国际标准。构件进行加固前,应先将原结构构件除其自重外进行卸荷。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应凿去结合面风化酥松层,碳化锈裂层及严重油污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基层为止,在此基础上将原有混凝土应凿毛,清洗干净,并在新混凝土浇灌前,涂刷界面胶。新加大截面处柱纵筋两端应与原结构可靠连接,下端应深入基础并应满足锚固要求,上端应穿过楼板与上层柱脚连接或在屋面板处封顶锚固。由于该加固设计纵筋与梁及柱帽相交,故相交部位采用上下植筋技术锚固于梁中,且满足植筋边距、间距与深度的要求,楼板处采用开孔穿筋保证上下纵筋可靠连接。:。,植筋胶满足A级胶标准要求,植入长度须满足钢筋受拉要求。,不得破坏原结构主筋。植筋部位若原结构有缺陷应补强或加固后方可植筋。,其钢筋宜先焊后植;若有困难而必须后焊,其焊点距基材混凝土表面应大于15d,且应采用冰水浸渍的湿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在现时温度下锚固胶10~15分钟即可凝胶,24小时后,完全固化,即可施工。:在胶完全固化三天后,可对所植钢筋进行现场拉拔抽检,(自检或由质检部门均可)。若抽检则取锚件设计值,不得拉到钢筋屈服值,因锚件还要利用;若模拟试验则拉到钢筋屈服值或锚件极限荷载。测试结果只要达到或超过设计值,锚件洞口无明显变化,锚件位移很小,视为合格。、植筋前应保证周边混凝土的干燥。四、增大截面加固施工工艺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基面放线钢筋下料、除锈混凝土基面剔凿、清理植筋钻孔、清理植筋钢筋连接、绑扎支设模板浇注混凝土养护增大截面加固施工流程图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施测混凝土柱增大截面尺寸,及梁上植筋位置、柱主筋位置、植筋部位梁主筋位置及各箍筋位置的布置线。2、钢筋表面处理对钢筋进行打磨除锈处理,然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干净。3、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对柱角部混凝土进行凿除,露出原有箍筋,尺寸保证满足单面(双面)焊接长度及焊接工作面;对原混凝土构件的新旧结合面进行剔凿,去除结合面风化酥松层,碳化锈裂层及严重油污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基层为止(约为20mm),柱角每边凿深200*200m
框架柱加固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