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
俗称别名
肺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疾病概述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 者较少见,主要是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使肺循环阻力急剧 增加,而导致右心室急性扩大及衰竭。慢性者较为常见,主 要是由于慢性肺、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 增加,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右心室肥大,最后导致右心衰竭 的一各心脏病。其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占 80-90% ,其次为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矽肺、 慢性肺间质纤维化、 胸廓畸形、 胸膜肥厚等 本症病程发展缓慢,症状和体征逐步出现,早期呼吸及循环 功能尚可以代偿,但到晚期则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病因
注意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等引起的支气管 和肺疾病,胸廓疾患等影响呼吸运动的疾病和引起肺循环阻 力升高的肺血管改变。
症状
注意有无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和右心功能不 全表现。
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有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 1、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
变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 X 线。并可参考放射性核 素、 超声心动图、 心电向量图、 肺功能或其他检查确定。 2、 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反 流征阳性、下肢浮肿及静脉压增高等。 3、肺动脉高乐、右
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 ( 1)体征 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或 出现收缩期杂音。 ( 2)X 线诊断标准 1)右肺下动脉干扩 张:①横径》15mm ;或②右肺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
> ;或③经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干增宽 2mm以上。
2)肺动脉中度凸出或其高度》 3mm。 3)中心肺动脉扩张
和外围分支纤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4)圆锥部显著凸出 (右
前斜位45° )或锥高》7mm。5)右心室增大(结合不同体位 判断)。 具有上述 5项中的 1 项者可以诊断。 (3)心电图
诊断标准1)主要条件:①额面子均电轴》 +90 °;②V1R
/S> 1;③重度顺钟向转位 (V5R/SW 1);④RV1+SV5 > ;⑤aVR/S 或 R/Q> 1 ;⑥V1 〜3 呈 Qs、Qr、qr(须 除外心肌梗死);⑦肺型P波:P电压》,或电压》 ,结合
P电轴〉+80 °,或当低电压时 P电 压〉1/2R,呈尖峰型,结合电轴>+80 ° o 2)次要条件:
肢体导联低电压; ②右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 具有 1 条主要的即可诊断, 2 条次要的为可疑肺心病的心电
图表现。 (4)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1)主要条件:①右心
室流出道内径》30mm :②右心室内径》20mm;③有心室前 壁的厚度》,或有前壁搏动幅度增强者;④左/右心 室内径比值v 2;⑤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 20mm :⑥右心室流出道/左心房内径比值〉 :⑦肺动脉
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 (a波低平或v 2mm,有收缩中 期关闭征等)。2)参考条件:①室间隔厚度》12mm,搏幅 <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者;②右心房增大,》 25mm(剑
突下区);③三尖瓣前叶曲线 DE、EF速度增快,E峰呈尖高 型,或有AC间期延长者;④二尖瓣前叫曲线幅度低, CEV
18mm, CD 段上升缓慢,延长,呈水平位或有 EF 下降速度 减慢,v 90mm/s。说明:①凡有胸肺疾病,具有上述 2
项条件者 (其中必具 1 项主要条件 )均可诊断肺源性心脏病;
上述标准仅适用于心前区探测部位。 ( 5)心电向量图诊
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在胸肺疾病的基础上,心电向量图 具有右心室及 (或 )右心房增大指征者均符合诊断。 1)右心
室肥厚:①轻度右心室肥厚:甲、 ,
逆钟向运行自左前转向右后方, 其S/R> .X轴上(额 面或横面
)右/左向量比值〉 -110。伴S 向量电压〉。乙、,其右 后面积占总面积 20%以上伴额面 QRS 环呈顺钟向运行,最 大向量方位>+60 °或口 . 20%以上。上述2条(六项)中具有1项即可诊断;②中度右 心室肥厚:甲、横面 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其向前 +右后面 积〉总面积70%以上,且右后向量> ;乙、横面QR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