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循环经济发展计划
产业生态化是社会、经济友好发展关键前提。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工业,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目标,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基础上,达成人—社会—自然之间协调可连续发展。
城镇生态产业构建目标在是经过技术支持、法制完善、文化指导和政策调控构建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友好、生态平衡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关键是将“资源—产品—污染 排放”链式生产转变成“资源—产品—污染物—资源—产品”循环利用和生产。经过这个系统构建和发展,达成节能减排,废物利用,降低经济发展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目标,以求得资源永续利用,经济连续发展,环境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范围和标准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规律,以环境友好方法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逐步以更小代价、更高效率,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做到物尽其用,直至做到“零排放”。它不仅能节省资源,减轻污染,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关系,促进人类可连续发展。是在可连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经济,本质上是一个生态经济。
生态型城镇就是一个循环型社会,推行循环经济工作是建设生态城镇最有效环境管理手段。建设生态型城镇,必需经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得以实现即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镇关键。
循环经济基础范围包含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可连续消费和一切意在减小环境风险、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各类生态经济对策,它是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根本,融合上述各对策一套系统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基础标准应遵照:
(1)资源流动渠道通畅标准:保持资源在经济系统中通畅,避免过早成为污染物;
(2)还原标准:增加经济系统中物质还原功效,减小对生态系统压力;
(3)效率标准:优化物质循环利用技术,提升物质和能量在经济系统中利用效率;
(4)经济效益标准:一味地追求小循环并不一定经济,所以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寻求资源循环利用,适度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和区际协调有时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5)生态系统优化标准: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应以优化而不是减弱区域生态系统功效为关键目标。
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镇,是驰名中外“大蒜之乡”,中国大蒜第一镇,是全国十五家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镇。东临开放城市连云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西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北距临沂机场100公里,东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80公里,陇海铁路、徐海一级公路、徐连高速公路、310国道傍镇而卧,省道枣泗公路纵穿镇中心并和以上几条公路交汇,辖区公路纵横。京杭大运河从镇区穿过,江苏省水利枢纽工程大运河刘山船闸、节制闸、南水北调苏北地域大型翻水站坐落在本镇计划区内,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关键有陶土等,储量达1亿吨以上。镇内水资源丰富,不老河天然淡水养殖水面达8000余亩,已经形成了立体水产养殖规模,宿羊山镇属黄泛沙土平原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
2021年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