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煤矿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我矿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同时可能受雨季大气降水影响,给矿区及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而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疑必停、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消除水害的威胁,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防治水规划。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一、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 长:xxx(矿长、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 xxx(总工、负责措施的审批、贯彻、落实)
xxx (安全副矿长、负责防治水期间的安全工作)
xxx(生产副矿长、负责防治水劳力调配工作)
xxx(机电副矿长、负责排水设备、设施正常与运行)
成 员:xxxxxx xxx xxx
二、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负责中长期防治水的全面工作,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2、办公室主任梁孔华(兼)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行动。
3、生产协调科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
4、机电科负责排水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5、探放水队负责防治水的具体操作和落实。
6、领导小组成员既分工又要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三、具体规划
(一)矿区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
1、矿区为高山丘陵地貌,矿区仅有季节性沟流分布,矿区内无大的水体存在,工业广场地处缓斜坡处,无内涝之患。
2、矿区水文地质情况
(1)矿区位于白布河上游文流东侧分水岭斜坡地带,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存在,地表冲沟仅为雨季有一定溪水,其余季节处于干枯状态,呈季节性变化。主要开采的煤层均埋藏于该地层侵蚀基准面以上,可排除地表水体补给煤系地下水这一因素。
(2)地层富水性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之上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地层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之下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地层。其水文地质特征及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如下:
①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为含水岩组,是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岩层,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质灰岩,厚度大于340米。区内为含岩溶水及裂隙水的弱含水层岩组,对开采影响较小。
②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为一含水岩组,是矿床顶板间接充水岩层,矿区内为含岩溶水及裂隙水的含水岩组,厚度19~22米。
③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为含煤地层,是矿区直接充水岩层,含水性弱,厚度145~161米,为良好的隔水层,对煤层开采影响很小。
④ 茅口组:岩性为浅灰色厚层~巨厚层状粗~细晶灰岩,夹燧石条带或结核,岩溶发育,地表带形成负地形,含水性强,为煤系地层下伏地层,加之地层倾角小,地下水位低,故对矿床不大。
(二)矿井主要水害分析
矿井现在开采的M2、M3煤层,其充水来源主要为:
① 上覆地层裂隙水。
② 开采产生的塌陷导通上覆地层含水层,含水层的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③ 煤系地层多以泥岩为主,含水性弱,且厚度大,为良好的隔水层。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
④ 矿区煤层露头线上存在废弃小窑,均在浅部开采,但资料不全,对矿井开采存在一定影响。
⑤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7m3/h。
(三)防治水规划:
综上所述,本矿井M2、M3煤层的水害为裂隙水和老空水,因此矿井的防治水规划,主要从
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201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