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标准综述
一、绪论
二、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三、移动通信的基本知识
四、第三代移动系统及其演进
五、4G的研究
一、绪论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在移动状态中或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订位置上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方式。
移动通信,确切地说蜂窝式移动通信,从正式进入商业运营开始,至今只有30年的历史,就其发展历程看,大约每10年就会更新一代
(1G)
时间: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代表:美国的AMPS系统 ,英国的TACS系统,北欧的NMT 系统,德国的C系统以及日本的HCMTS和NTT系统等
缺点: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有限,抗干扰能力差,业务质量比有线电话差,而且当时国际标准化落后,有多种系统标准,跨国漫游很难,不能发送数字信息,不能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兼容等,目前1G已逐步被各国淘汰。
缺点:系统带宽有限,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发展,也无法实现移动多媒体业务,而且由于各国的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各种体制之间的全球漫游。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时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欧洲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美国的数模兼容系统(D-AMPS,又称ADC)和CDMA标准IS-95(又称CDMA One),日本的PDC(又称JDC)
GSM900频率划分与频点说明
其他说明:
(1)EGSM频段为GSM的扩展频段。能扩展频段的公司为中国移动公司;目前部分省(市)移动公司已将使用频率扩展到EGSM频段;
(2)目前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核准的GSM频率范围是上行:885~915MHZ,下行:930~960MHZ。
DCS1800频率划分与频点说明
其他说明:
(1)早期移动频段的上行、下行的划分带宽为10MHZ(上行1710~1720MHZ,下行1805~1815MHZ),后将频段扩展为20MHZ(2)虽然早期在频段规划中的全频段为上行1710~1785MHZ下行1805~1880MHZ,但在3G的频段划分中将1755~1785MHZ,1850~1880MHZ重新划分为3G的扩展频段。
移动通信标准精编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